到海外去 | S1E15 陌生人社交出海,他做到了

主播丨Richer  丁教     嘉宾丨陶沙 
后期制作丨迪卡普里鑫
「到海外去」第 15期
在海外大部分市场,熟人社交依旧是 Facebook、WhatsApp 的天下,而陌生人社交出海也并非一片坦途。但本期节目中的实时视频社交产品 HOLLA 却在 App Store 的社交榜上位居前列,拥有超过 150 个国家的用户,并于 2017 年底收购了其在美国的最大竞品 Monkey。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这两款产品的 CEO,陶沙(Eric)与我们对话。作为一个 90 后,陶沙在大三时候休学回国创业,并被评为福布斯中国 2017 消费科技领域 30 位 30 岁以下创业者之一。
另外,「到海外去」现在还推出了会员计划,我们会定期更新一些特别的内容以及台前幕后的节目花絮 ,每个月你只要用半杯咖啡的钱就能获得更多信息,成为会员请添加我们出海小助手的微信 gochuhai 咨询,也可以写邮件到 gochuhai@gmail.com 对本期节目进行交流。
本期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讨论对 Holla 和 Monkey 的看法、市场及竞争
收购 Monkey 的决定及经历
两个产品合并后本地化的策略、发展状态及未来战略
个人的创业经历及 “30 under 30” 评选对创业的影响
匿名社交和海外人力资源看法

The Takeaway
我的一个理论是现在移动端的很多产品其实是 PC 端产品功能的延续,因为人喜欢的东西很少在短时间内改变,所以很多时候移动端的产品,尤其是在社交里面只是承载了 PC 端的一些功能,并且通过更加的繁华让更多的人使用和接受。
因为现在所有的 App 都有所有的功能,所以这点不是让你真正做出差异化,而是品牌背后的一群人对产品概念形成的一个共识。这听起来可能比较虚,但其实是人们对社交产品选择的最核心因素之一。
关于海外市场,有人可能认为我们不想做中国,因为竞争太强烈,或者是觉得哪个国家能变现才会去做。但我们判断的源头,是怎么能去找到产品和市场中间最好的匹配,因为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产品功能,在欧美市场有很多用户需要,正因为此,团队才要去考虑到目标国家的用户体验和本地化。
访谈中提及名词

福布斯中国 30 Under 30,即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福布斯中国通过每年评选出 20 个行业,每个行业各 30 位 30 岁以下精英,推出的一个榜单。
Moderate,适度的、温和的、不激烈的
Holla 官网:[https://www.hollagroup.info](https://www.hollagroup.info)

“视频社交产品Holla,海外年轻人社交形态了解一下”(拟)
访谈摘录
Richard:今天我们来聊聊社交出海的话题。在社交产品这个赛道上,中国和美国都有不错的应用产品,比如Tinder、探探、陌陌这些主流的陌生人社交应用,微信早期也有很多陌生人社交的概念。陶沙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Holla的产品形态,最初是怎么想到要做这样一款应用的,以及都做了哪些市场?
陶沙:我们在2016年底发布了第一款产品Holla,17年底完成了对Monkey的收购。目前Holla Group 主要运营的就是这两款产品。
Richard:作为出海创业者,为什么选择了社交这个方向?
陶沙:我觉得做社交创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社交覆盖的用户范围是最大的,能够给更多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私心来说,也是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其实2014年的时候我就开始踏上社交创业的道路了。
Richard:Holla 的起步市场是北美,作为一个中国团队,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市场?
陶沙:我们产品的是通过视频聊天去解决交友的问题,在欧美市场这样的形态比较成熟。我还在中学的时候也是这些产品的重度使用者,当时有个网站叫Omegle,这个网站还是用类似flash的技术写的,比较“古老”,但它能让用户瞬间匹配到一个陌生人,然后开始交流,也能看到对方。
我记得我的电脑上还加了一个罗技摄像头,能跟陌生人面对面聊天,我自己很喜欢这样的体验。虽然当时互联网还不够成熟,网速和画质都不够好,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产品给用户提供了非常核心的价值。所以我自己做Holla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这些产品带给我的体验。我觉得在移动端做这样的产品,选择在更成熟的市场,更容易积累起用户。
我个人有一个理论,现在很多移动端的产品其实也是之前PC端产品功能的延续。人们喜欢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其实改变得不多。所以很多移动端的产品,尤其是社交产品,只是承载了PC端的一些功能、并且更加泛化。这样一个聊天交友的方式在欧美得到过完整的验证,而此前中国市场又并未出现过此类爆款产品,那么我会选择去尊重PC互联网的历史,以此作为我选择市场的一个参考因素。
Richard: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Holla是你在PC端的经历以及做其它产品经历的一个延伸?
陶沙:我想补充一点,我觉得不管是公司创始人还是产品经理,你做的产品首先自己得喜欢。后来几年我们发现市场上有一些竞品,可能是因为大家看到这类产品数据比较好才选择去做,初心未必是自己喜欢,最后做出来的产品体验也不是太完美
Richard:在创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竞品,有一些可能是在市场上表现得比较好、用户量比较多的产品了。比如Holla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Monkey,Monkey在北美市场也非常火,你们第一次发现Monkey的时候心态是怎么样的?Monkey算是比较强劲的对手,而且还是一个17岁的小朋友做出来的。
陶沙:第一次得知Monkey是在扫榜的时候,扫到美国IOS Apple store社交榜排名突然横空出世一个Monkey,他们的Icon image 都不是设计师画的,是emoji里面的那只猴。后来我们收购Monkey之后,考虑到版权问题,自己重新画了logo。后来发现这个团队特别有想法,粗糙中不失新意,看上去很粗糙,但背后是有灵魂的。从用户角度来看,我第一看就爱上了这个产品,自己也用了很久。
Richard:那在Holla和Monkey 在市场上并行的那段时间,你们团队做了哪些调整?
陶沙:Monkey一开始发布的时候,Holla的排名其实根本没有掉。当时Holla在美国社交榜上是前50,Monkey最高的时候在前20。Monkey用户在增长的时候Holla也没有被影响,这两个不是互相“抢”的关系。
我们发现Monkey的用户和Holla的用户群体其实不太一样。Holla不仅在美国有一定用户,在全球其它地方也有不少的量。再就是Monkey连安卓版都没有,而Holla的主要阵地在Google Play上面。
Richard:所以可以说Holla和Monkey并不是短兵相接的状态,而是占据了社交市场的不同维度。
陶沙:可以这么理解。而且Monkey能获取的那部分特别年轻的用户Holla当时也没有能力获取,而Monkey许多用户也是靠口碑传播,在下载Monkey之前都不知道它是个什么应用,只是听说Monkey这个东西很酷,身边很多同学朋友在玩,然后去下载。
Holla也有八成以上的用户都是自然流量。但是两款产品传播的点是不一样的,Monkey更有一种潮牌效应,因为大家都在玩所以我也要玩。
Diane:昨天花了点时间看了一下你们在Apple Store上面的评价,有些人抱怨说自己不想随机匹配到十来岁的用户。不知道你们两款产品的年龄分层是怎样的?
陶沙:从数字上看,Holla的大部分用户都在20岁以上,Monkey用户年龄的中位数在18岁左右。国家层面上来说,Holla最大的市场在美国,但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国家都有用户。而Monkey是一款很美国的产品,超过90%的用户都是美国用户。
Diane:我一直想要试一下你们的App,但一直都没鼓起勇气。我在YouTube上面看了一下有很多Holla的视频,是粉丝自行上传的还是你们购买了网红的宣传?
陶沙:Holla和Monkey在YouTube上面都有视频,绝大多数都是用户自己做的。在YouTube上搜索这两个App的关键字,可能会出现几十万个这样的视频,我们肯定没有精力去做这么多。
Richard:从竞争对手到并肩作战,中间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们收购Monkey?初创企业收购另外一个初创企业,这不是一个常见的招式,你们收购Monkey让我觉得挺意外的。
陶沙:与其说是收购,不如说是一次惊奇的相遇。小团队收购小团队确实很不常见,因为整合起来很困难,每个产品都没有定型,把未定型的产品混在一起可能更定不了型。
我们当时有机会接触到Monkey的创始人,现在网上联系上,再后来对方表示了出售的意愿。我们就在iMessage上发短信,也没有打什么电话。可能现在00后比较喜欢发短信,Monkey创始人是99出生的。发了两天短信聊完之后,我就订机票飞过去纽约跟他谈。上飞机前我们给他们发出了一个TS,希望他们签了之后跟我们继续聊下去,并给我们提供一些数据。落地纽约之后一起吃了顿饭,然后在接下来两周内完成这项收购。
Richard:能不能给我们的听众朋友简单介绍一下这笔收购大概是什么量级的,收购资金的来源是什么?
陶沙:这笔收购并不是股权的收购,我们是以公司的身份购买了Monkey APP的资产,所以是一次资产收购。因为签了保密协议,只能说大概是Holla几个月的收入,对我们来说这笔金额比较可观。
Richard:你到了纽约接触到Monkey团队之后,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现?有没有跟你想的不一样的地方?
陶沙:当时我们聊得挺好的,跟他们在China Blue吃了顿饭。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之前聊过,所以还没有太大的生疏感。
Richard:惺惺相惜。
陶沙:对。我觉得任何的创业者互相见面的时候都没有太强的排斥感,更多是一种“同病相怜”之感。当时我见了Isaiah Turner和Ben Pasternak,两位都是非常优秀的创业者,我也能从他们眼中看到很多创业的热情。
Richard:你是见到他们之后马上做了收购的决定还是经历了来回沟通的过程?
陶沙:决定在发短信的时候就做完了。在还没见面之前就拿到了一些竞标数据,我们团队内部也开了好几个会,跟公司股东也都做了一些沟通。所以是有备而去的。
Richard:那你的团队对收购的决定是什么样的反应?是觉得老板“疯了吗”,还是觉得这是一步很大胆的棋?
陶沙:我觉得大家更多是兴奋的感觉,我们整个团队都很喜欢Monkey这款产品。我们收购Monkey的初心,其实就是我们在做社交产品的时候,希望有一个品牌。现在所有的App功能很齐全,在这方面很难做出差异来。但是品牌是无形资产,是一群人对一个idea形成的一种共识,这也是用户选择社交产品时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Richard:所以与其说并购了这款App,更多是并购了这个品牌。现在你们手上有了Holla和Monkey两款产品,相当于有了两个重磅武器。之后你们这两款产品要怎么配合?
陶沙:Monkey的团队在经验上其实比较成熟,所以在整合Monkey进来的时候,我们做了几个选择。首先是保持两个App的独立运营,Monkey还是非常独立的品牌。所以我们内部在产品设计和品牌的定性以及延续方面,两个项目之间很少相互交错。
Richard:那到目前为止,两款产品在用户上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分层吗?或者说自行演变出来的分布形态是怎样的?
陶沙:现在Holla和Monkey的用户已经越来越不一样,Holla的用户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来自美国的收入是最多的,但美国的用户还不到Holla用户的一半。我们在亚洲欧洲很多国家都有用户,欧洲的英法德用户就不少,收入也不错,亚洲的菲律宾、印尼这些国家也有很多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
Holla提供的核心价值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即时交友,现在也有音频的。Holla的变现数据其实做得不错,在我们看来是一款很有增长潜力的交友产品。
Monkey超过九成的用户都来自美国,从“出生”到今天到未来一直会是个美国产品。其实我们今天去定义Facebook,很明显也是一个美国公司,但至今Facebook已经服务了上亿的用户,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产品。
Diane:很多出海的创业公司需要花非常多时间和精力做本地化的策略,比如花钱做本地化的广告。不知道Holla和Monkey的策略是怎样的?
陶沙:有的人可能认为我们不想做中国市场,因为中国竞争太激烈或者是其它国家更能变现。但还是跟我们最初的判断方向有关,我们要找到产品和市场的最佳匹配。在欧美市场,即时的视频社交更有需求、也更有价值,所以我们自然地选择了海外市场,而没有刻意避开哪个地区。 
一开始做产品,我们肯定会考虑到目标国家的用户体验和本地化策略。我们一直会匹配资源,做当地市场的本地化。目前Holla已经有十几种语言,甚至会包括一些相对“偏”的语言。
Richard:能给我们举一个最偏门语言的例子吗?
陶沙:比如说泰语、罗马尼亚语。
Richard:那么现在来说,Holla和Monkey是一个齐头并进的状态。
陶沙:Holla是一款变现能力非常优秀的产品,而Monkey是近几年少有的持续保持增长的社交产品。一年前我们给Monkey制定了产品战略,因为现在很多用户喜欢用Monkey的短视频功能上传视频表达自己,并通过这种方式结交朋友,所以接下来我们会花更多精力让用户以更好的方式通过短视频去表达自己的状态。
Richard:听起来你们的发展战略,是不是会发展成一个更立体的社交产品矩阵?不光是出海圈,整个IT圈APP圈大家都经常提工具的矩阵、游戏的矩阵,社交矩阵也是目前一个很火的一个概念,比如探探最近推出了很多新的产品。对于社交企业来说,你是否会认为未来的产品形态一定是矩阵化的?
陶沙:我觉得矩阵化是一个公司尝试分散投资的一种行为。假设花资源去孵化一个项目是一种投资行为的话,就好似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也许有一个就是金蛋。回到社交产品的本质来说,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头部化”的产品形式。
如果一个公司有足够多的资源和足够清晰的思路,通过矩阵的形式去积极试错其实非常好。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在有限的资源之内,还是会选择清晰的思路和方向,而不会盲目地孵化新产品去寻找新的机会,因为成功率不高。
Richard:我知道你也是福布斯亚洲精英榜上30under30的创业者,其它的一些评选你也在榜单上。作为明星创业者,这些评选对你的业务有没有影响?可以在节目中跟我们分享一下被评选上后的心态变化吗?
陶沙:首先我很感谢社会的一些机构对于我和我的团队工作成果的认可。但我真的觉得评选上之后,我和我的团队还是照平常那样工作,没有太大的区别。
Diane:对公司或者个人能起到宣传作用,会吸引来更多投资者吗?
陶沙:投资人应该不会,因为投资人真的见过很多福布斯30under30的人。但我相信对我们招人可能会有一些好的影响。我觉得会有30岁以下的榜单,可能是这个社会对年轻人还不够信任。因为年轻人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证明自己,所以必须找到一些东西来为自己背书。一个更加有经验、有成绩的创业者能够用此前的成绩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也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信任。所以我觉得这是社会开放的一些窗口,让年轻人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所以我觉得年轻人需要感谢这样的机会。
但有这样的背书,我们在招人的时候更容易获取别人的信任,但最后还是要通过公司的业务和个人能力去赢得这种信任。
Diane:你是从几岁开始创业的?
陶沙:22岁开始。
Diane:所以就是一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创业了。
陶沙:还没毕业,大三辍学创业的。但我觉得这两个事件其实并不直接相关联。虽然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都是辍学,但不代表辍学的人创业就能成功。如果做一个简单的统计,把所有辍学者之后30年人生的平均收入拿出来比,我想可能是没辍学的人的很多分之一吧。
Diane:你觉得在未来,匿名社交或者陌生人社交的形态会是怎样的?
陶沙:其实我们不是匿名,我们很强调社区里每个人的身份感,身份感越强,你才会对你的行为负责。Holla和Monkey都鼓励用户以真实身份进行社交。
Diane:如果要成为你们的用户,不需要实名验证对吗?
陶沙:我觉得实名验证在当前社交产品中需要非常小心地去看待。当用户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数据,而公司还没有实力很好地保护这些隐私,那么去收集的时候就要非常小心。
Diane:的确,现在到了一个时间节点。之前可能很多平台都没有想过怎么面对用户数据隐私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大家也在想方设法把事情想清楚,如何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和用户的隐私。关于匿名社交,我是看到Yik Yak失败的经验,陌生人社交有成功也有失败,所以我想你对这类社交产品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样的?
陶沙:对于Monkey来说,我认为我们给用户提供的价值不仅仅是陌生社交,很多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也是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关注,这也是很多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的刚需。因为他们需要别人参照来看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当下年轻人有非常强的自我表达的意愿,Monkey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年轻人有平台去展示自己。
我认为社交产品提供的价值不受具体的某个功能的限制,还是要看产品的开发者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核心价值。
Diane:那你们现在的团队都是在中国吗?
陶沙:Monkey在洛杉矶和北京都有工作人员,收购Monkey的时候,我们就在美国有办公室。收购之后,美国的office都转去了Monkey的团队。
Diane:有很多的出海创业者都会考虑在海外的人员架构,所以我想把这块问得稍微清楚一些。可能有些人是先招一个人在海外做BD或者产品研发,你之前是怎么考虑的?
陶沙:当时我们在美国设立办公室,是我和联合创始人Allen一起过去的,到了之后跟当地的一些朋友去聊。我们先是选择城市,因为都喜欢洛杉矶所以就定在LA。整体架构都比较简单,当前美国市场的headquarter是我的联合创始人Allen。其实很幸运团队有Allen 这样的联合创始人,所以一开始不需要外聘当地负责人的角色。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在当地展开业务一定要考虑到管理成本,如果不是一个联合创始人级别的人去运作办公室的话,很容易出现信任危机。我觉得我们能够顺利地两地协作运营,还是因为两边都是由公司联合创始人在带领。
Diane:作为一家出海公司,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陶沙:我个人最大的困难,其实也不是困难,现在已经习惯了。在北京每天八点多钟起来,手机上就有上百条未读的消息。如果有哪天没睡醒的话,又有好多消息要读,就好像被一座大山压着。
但目前我们两个团队都已经完全适应,我们也希望最高效地去运营两个团队。不管怎么说,异地办公或是跨时区的协作都需要两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理解信任彼此。
Richard:好,我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也欢迎我们的听众朋友到IOS或安卓的应用商店下载Holla和Monkey这两款产品试用体验。 谢谢陶沙。
陶沙:谢谢。
BGM
片头片尾音乐 :MOSAIC by Lahar https://soundcloud.com/musicbylahar Creative Commons-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z20cNsDvR1Q

文章作者: 6z | Intz  

THE EN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