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支付分打网约车可以「先乘后付」了,信用担保成了商家最爱的「营销工具」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晓程序”(ID:zxcx0101),作者冷思真,。
当你使用高德地图搜寻你的目的地时,可以直接选择最左边的「打车」选项一键打车。如果你在打车时先完成了预授权,让高德地图获取了你芝麻信用分数据,那当你芝麻信用分高于 550 分时,那么你就可以像用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司机到达目的地一经确认即可通过支付宝的免密支付扣款,无需再次进入应用,输密码付款。
而微信刚刚宣布的微信支付分覆盖打车场景,也能够提供类似的的功能服务。
先乘后付,自动扣款
微信支付分还是一个不少人都尚未接触过的功能,通过你在微信支付的消费频次、履约情况来界定你的信用评级。它和芝麻信用分殊途同归,都是你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支付工具,也都为你提供了信用分的选择。目前微信支付分覆盖了十个场景,充电宝、线上 OTA 订房、共享出行、医疗设备租赁、图书租赁、快递物流、网约车、无人货柜、娱乐设备、航司酒旅。
微信支付分最新覆盖的打车场景,也采用了先乘后付的模式。用户开启微信支付分服务后,分数达标即有机会享受「先打车后付款」,上车免预付,到达目的地后自动扣款。「极速打车」小程序是第一个支持微信支付分的网约车小程序,在这个小程序之外,还有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网约车平台。这与微信支付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如出一辙。比如在航司酒旅方面,微信支付分在 550 分以上的用户,可在登机前,通过线下扫码或微信搜索「春秋航空」进入小程序,经实名认证后在「个人中心」申请「微信机上付」,也能体验机上先享后付。
信用体系、信用支付都是线下延伸利器
微信支付分覆盖的领域又多了一个。在信用支付领域,除了微信支付分有新动向之外,我们也不能忽略近来才出现在公众视角的微信信用支付产品——「分付」。腾讯在征信体系建设上向来十分谨慎。但近年来,他们开始稳步和商家合作,逐步推广自己的信用分,甚至推出了自己的信用支付产品。在信用支付领域如此布局,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触达没有尝试过的领域,仅仅是因为信用支付是线下交易中的一种最为高效的营销工具,可以让提高转化的成功率。信用支付的起源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英国服装业的目标用户就是当地豪绅。他们喜欢购买昂贵的奢侈品,甚至一不小心就买多,随身携带的钱已不足以支付自己的花销。因此,商家创造了一种信用制度,通过记录卡可以让富人们直接把想买的东西带回家,之后再付款。当时英国的记录卡片仅能进行在特定场所的短期商业赊借行为,后期在旅游业和商业部门也有应用,但本质依然是依赖富裕人口的资本信用而设计的一种制度。后来就有了信用卡,随着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信用卡就成了我们最熟悉的信用支付工具。图片来自:unsplash而蚂蚁金服和腾讯所构建的信用体系和信用卡的信用支付都以信用为基础,但依旧有很多不同。查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分更容易。
在信用卡时代,你怎样才能知道对方的信用如何呢?答案是查征信,但征信查询很麻烦,必须经过被查询人本人委托代理,才可以查询征信情况。
而芝麻信用分和微信支付分虽然也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数据,但展示它、验证它的过程却很容易。无数人在上面上火消费,也为他们累计了大笔数据,再加上信用支付产品的助力,发展较久的芝麻信用分甚至可以作为直接申请签证的依据,无需提供银行存款证明或银行流水。
相比于展示征信的麻烦,展示一个信用分、支付分对所有人来说都很容易。
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分,小额也能用虽然线下扫码现在也能用信用卡,但人们还尚未有扫码刷信用卡的消费习惯,更习惯用扫码完成支付的是微信、支付宝。而人们也很难想要用信用卡去买菜,他们会用信用卡买衣服、首饰,但买菜这类小额消费他们还不习惯信用卡。但互联网的线上支付产品是不设限的,买两元钱的蔬菜,几十元的肉蛋禽类,通通可以用花呗、分付。对于用户而言,装在手机里的信用支付工具使用更便捷,付款更方便。而对于商家而言,这种低成本的信用付也是他们的新机会。商家想要的是把货物卖给自己的客人,客人选择怎样付款的付款方式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只要不是赊账,都是一样的。用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分虽然也是一种「赊帐」,但人们更在意自己的「新时代信用」,所以坏账率低,结款周期短。而用户也想「先享后付」,因此为他们提供新支付方式的商家也会成为了他们的新选择。买猪肉可以用花呗是「先享后付」下沉的案例,店主告诉你即使猪肉涨价了,但你还有花呗;租充电宝可用信用分是共享充电宝活到现在的最重要因素,去除百元的押金,单次的消费让所有人都更加放心;现在线下的手机售卖点也支持信用付的分期消费,这是以前用户只能在线上享受的福利,而现在在 Apple Store 也能享受。从线上到线下,消费者想买,商家想卖,而平台想要触达更广。就像 9 月 17 日的支付宝小程序年度峰会上,支付宝小程序事业部总经理管仲在接受知晓程序等媒体采访时所说的那样:“支付行业本身并不赚钱,更多的是有场景的触达能力。”

文章作者: 6z | Intz  

THE EN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