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youhaoxifilm),作者:鹏翔,编辑:师烨东,。
非常罕见的,尽管大盘在最近两周震荡下跌,但是众多影视传媒的上市公司却走出了一波股价连续上涨的“秋收”行情。8月中旬至今,部分影视公司股价涨幅已经超过25%。
即便经历了小幅上涨,从股价表现和市值上来看,不少影视公司如今的股价仍然低于2015年牛市启动前的价格;而众多影视公司的市值也比2015年的巅峰缩水50%甚至是80%,诸如乐视网(SZ.300104)这样在2015年炒作到1500亿市值的公司,如今市值仅剩67亿,不足当年的5%。
乐视网(SZ.300104)市值仅剩67亿
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从wind统计数据发现,从2015年年末至2019年9月末,影视传媒股整体市值从2.4万亿缩水到了1.2万亿。考虑到如今纳入统计的影视公司数量较2015年末更多,因此众多影视传媒公司整体跌去的市值其实比1.2万亿还要更多。
伴随着十一可能创下新高的票房,影视传媒股后续或仍有上涨空间。只不过,目前来看这波股价的反弹,更像是传媒股长时间下跌与十一高预期的情绪共振。从个影视公司的业绩来看,似乎还难以支撑这些上市公司持续的反弹。
影视股这次是真的见底开始反弹了,还是仍旧是昙花一现?
影视传媒股近期普涨,但四年已跌去1.2万亿市值
十一的高票房预期无疑是这次众多影视传媒上市公司普涨的导火索。
在上映前几日,三片的预售就全部超过5000万,而截至今日毒眸发稿,9月30日当日票房已经接近6亿,其中《我和我的祖国》票房2.76亿,《中国机长》2.42亿,《攀登者》1.9亿——无论是预售还是首日票房,都远远超过过往的国庆档期,今年国庆档创下新的纪录几乎已经毫无悬念。
和国庆档三部主要影片相关的上市公司,在8月中旬之后股价纷纷开始异动:受益于档期票房可能超出预期,幸福蓝海、金逸影视等院线上市公司都在近日拿到了涨停;参与《我和我的祖国》与《攀登者》两片出品的文投控股上周收获两个涨停;参与《攀登者》发行的北京文化股价从8月中旬的8元涨到上周五的10.2元,涨幅接近30%;就连“不能透露《我和我的祖国》投资比例”的光线传媒,上周的涨幅也超过了10%……
《攀登者》的第一出品方上海电影则早在今年6月就就吹起了反攻号角。尽管今日跌停,但是从6月上旬至9月,上海电影股价从不足13元一路飙涨,在9月10日曾达到过21.6元的高点,短短三个月时间几乎走出了翻倍行情。从交易量上来看,8月下旬至今,上海电影的成交额也达到近一年半来的高点,多日单日成交额超过2亿。
上海电影近一周股价走势
上市至今,除去顶着“新股”身份的前三个月,这是上海电影股价走势最好看的一段时间。从2016年8月10元的发行价开始,上海电影走出了12个连板,一直到48元才开板,而短暂休整之后,上海电影的股价在当年的11月8日达到了55元的高位。
55元也是业绩并不突出的上海电影在这三年之中股价的高点。在那之后,上海电影的股价陷入了长达三年的下跌趋势之中,尽管中间偶有小的反弹,但是仍然在去年10月下旬探底了不足11元的价格,股价与市值较高位时期缩水了80%之多。
实际上,上海电影的走势也是过去三年来传媒板块整体的走势。得益于2016年之前电影票房持续多年的飞速增长,影视板块成为了那几年最热门的板块,大量收并购与企业转型都涉及到影视,而伴随着2015年牛市的助推,众多影视传媒上市公司股价更是扶摇直上,甚至出现了数百倍市盈率的影视公司。毒眸统计的wind上影视传媒板块的数据,在经历的2015年的大牛市之后,传媒板块总市值直接从2014年末的9453亿市值跃升至2015年摸到2.46万亿市值,一年时间翻了一倍有余。
不过2015年也是传媒牛市的终点。在2016年末总体市值轻微下跌至2.1万亿之后,影视传媒板块连续两年大幅下跌,其中2017年末总市值下滑至1.7万亿,2018年末经历业绩大幅下滑、税收风波等政策变化的影视公司,总市值更是下滑至1.1万亿,总市值下滑幅度超过35%——将近四年时间,传媒股总体市值腰斩,从2.4万亿跌至现在的1.2万亿。
很多影视公司的遭遇则比“腰斩”还要惨。当年的影视股老大哥,正好赶上牛市最疯狂阶段上市的万达院线(现已更名“万达电影”),半年时间股价从21元涨至248万,翻了将近12倍,巅峰时期市值一度超过1400亿。而从2015年年中至今,万达电影股价一路下行,如今在并入万达影视之后,市值也仅剩360亿,较巅峰时期跌去超过1000亿市值(点击阅读:净利下滑六成、股价半年腰斩,万达电影何日能走出阴霾?)。
万达电影近两年的股势
当年另一家市值超过1000亿的影视传媒公司是乐视网。虽然当时公司很多实际业务并不明朗,但是依靠着众多“生态”概念的炒作,乐视网股价从2014年末的27元短短半年时间内冲上179元的天价,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如今随着各种泡沫破灭,乐视网已经处于退市边缘,市值也仅剩67亿,跌幅超过95%。
尽管这四年中曾有北京文化这样的转型新秀压中《战狼2》《我不是药神》等爆款作品,但反映在股价上,也仅仅是波折着向下而已,下跌仍然是这两年传媒股的整体趋势。
“前几年影视传媒的概念很盛,但是大部分公司的业绩其实根本没办法支撑他们的估值和股价。这两年一二级市场上价格的下跌,是算是对影视传媒公司估值的修复,属于情理之中。”一位基金人士A告诉毒眸。
业绩或难支撑普涨
2017年之后,对于影视股的“见底”之声就开始断断续续出现,当年下半年到2018年初,华策影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影视公司也的确走出了一波股价上的小反弹。
哪知2018年突然杀出个崔永元(点击阅读:崔永元的翅膀),影视公司集体遭遇了“税收风波”。从2018年上半年至年底,众多影视公司遭遇了股价的腰斩。(点击阅读:影视行业大规模税务自查开启,中小公司或迎新一批倒闭潮;影视公司补税风暴再升级,上市影企要在霍尔果斯养羊了)恰逢当年票房表现并不稳定,且电视剧公司受流媒体冲击明显,一众影视公司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更是有数十家传媒公司在2018年出现了上市以来业绩的首次亏损。
崔永元掀起“税收风波”
不断加大的政策风险,以及短期难以止损的业绩压力,大量在前几年疯狂并购的影视公司干脆决定一次性把商誉上的风险释放出来。2018年的会计财年,很多影视公司大幅计提商誉减值,于是在年初的业绩预告阶段,我们看到了“市值44亿的天神娱乐预计净亏73亿-78亿”、“市值35亿的华录百纳预亏33亿”等“天雷滚滚”的业绩预告。(点击阅读:天神娱乐预亏78亿华录百纳预亏33亿……爆雷之后,传媒股的投资机会来了吗?)
尽管业绩在2018年出现大幅下跌与亏损,但是对于很多影视公司来说,一次性将商誉减值的“雷”处理干净,也就意味着对于它们来说,将未来在主营业务之外可能影响业绩的因素极大减少。“整体来看影视传媒公司不会再有太多大跌的空间了。尽管业绩目前还未回暖,但是至少政策和商誉上的风险已经排除差不多了。”一名券商分析师告诉毒眸。
另一名券商分析师也认为,众多影视传媒上市公司除了商誉的“雷”之后,目前可以认为是一个阶段性的底部,但是这段时间传媒股的上涨行情更偏向于十一档期超预期与长时间下跌后情绪反弹的共振,而非筑底反弹的信号,因为“业绩并不能支撑众多影视公司股价持续上涨”。
实际上,国庆档期的三部主力影片投资权都较为分散,除了《攀登者》的主投方为上海电影,剩下两家部电影的主投方没有在A股上市的公司,众多上市公司能分享到的实际票房收益并不多。
上海电影出品总票房为9.43亿(截图来源猫眼专业版)
而对于近期活跃的院线股来说,十一档期只有七天,票房也只是20~30亿级别,无法扭转院线全年的颓势。要知道,今年无论是整体的上座率还是单厅、单银幕收益,下游的影院与院线都跌到了历史最低值,而随着影院与银幕数仍然在缓慢增长,下游面临的压力并非能在短时间内释放。(点击阅读:大地系裁撤数十名中层,影院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了)
另一名基金人士B也告诉毒眸,“资金现在对于二级市场上文化传媒的兴趣是有的,比前两年的情况好一些,但是真正配置的并不多。现在并不清楚未来什么样的影视传媒公司会是主线。”
翻看今年上半年各公司的业绩,不少影视传媒公司仍未从2018年的颓势中走出。横店影视、慈文传媒、光线传媒等业绩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即便产业链较为健全的万达电影,在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24亿,同比去年调整后的13.75亿元减少61.88%。
而内容公司现在面临的不仅有市场的摇摆,还有政策的不稳定性。上半年亏损3.8亿的华谊兄弟,本来要靠着《八佰》打翻身仗,但是影片何时能上映还未知,公司股价业绩和股价也受此影响出现了下滑。
被华谊兄弟寄予厚望的《八佰》已撤档
总的来看,对于内容制作公司来说,无论电影的上游公司还是电视剧公司,市场都仍然在摇摆之中,且内容层面未来可能也会面临更多政策不确定性;而对于电影的下游公司来说,竞争压力仍然在加大,短期内或许也难以看到业绩的向好。
上述基金人士A也告诉毒眸,“去年开始,我们就很少投纯内容类的公司了,我们觉得影视传媒公司的估值目前还没有太好的预期。未来科技和文化可能会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比如5G技术的跃升可能带给内容方面的变化,我们目前看的更多的也是文化+科技的公司与项目。”
与2015年的牛市不同,如今的二级市场对影视传媒公司很难仅仅因为概念就长时间的大肆炒作。影视传媒的上市公司如果想把“昙花一现”变成持续上涨,还需自身拿出实打实的业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