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想淘金“垃圾”赛道?不妨来看看这份梳理

作者:李汝晴、慕一、CHUYI

一夜之间,“垃圾”成了全中国人民共同的话题,似乎也成了创业的“新风向”。资本闻风而动,资金跃跃欲试,搜索指数达千万级,垃圾分类概念股集体暴涨;项目层出不穷,团队争先恐后,一周50家公司注册,大量小程序公号涌现……
有人评价这是一个隐藏的千亿市场,有人认为这是未来的新兴蓝海。但事实上,涉及垃圾分类的创业项目,早已在中国屡见不鲜。
有先行者探索,有后来者入局,目前“垃圾”赛道又呈现出一个怎样的格局? “千亿市场”到底哪里才是“垃圾”产业链上真正的创业机会?面向未来什么样的“垃圾”项目才真正具有投资价值。
这些话题我们都很好奇。于是,我们根据公开报道及行业信息,分别从垃圾回收产业链的前、中、后端盘点了一些代表性企业和新动态,希望为关注 “垃圾”赛道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本文我们讲从以下几个方面拆解中国“垃圾分类”赛道:
关注36氪Pro微信公号(ID:Krtech36kr),后台回复关键词“垃圾回收”,获取全行业 Mapping。

产业链拆解:前端火热,中后端待开发
必须一提的是,此次出台的“垃圾分类”政策覆盖的全产业链。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提出,“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式,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
我们对其中“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部分进行归纳,可将其分别归入:

前端:垃圾分类投放、收集
中端:垃圾分类运输
后端:垃圾二次分拣、分类处理

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前端市场天然具有相对肥沃的土壤:

一是这里可以直接接触垃圾生产一线的普通消费者和企业,用户量够大;
二是进入门槛底,相较于垃圾分类运输公司需要通过专门的资质认定,建设垃圾处理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金又或是垃圾处理技术创新的高技术门槛而言,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资金要求、技术难度相对更低,且自由度相对高;
三是市场远未饱和,格局未定。在垃圾回收处理的中后端,由于与市政交通、公共利益牵涉较深,一直处于政府财政的支持之下,如垃圾运送归属各城市城市管理局管辖,而重大的垃圾处理项目基本以PPP形式执行。在中后端市场,已经有大型上市公司占据头部位置,格局基本已定。

市场情况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从2017年到2019年,国内市场获得早期投资的公司均集中在前端市场。

2017年—2019年垃圾分类处理赛道融资情况        36氪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to C”到“to B”,从分类、回收软件平台到“智能垃圾桶”等硬件研发制造,前端市场的玩家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中后端市场,则更多是“to B”的,初创公司更多的是为垃圾运送公司、垃圾处理厂提供硬件、技术输出。具体又有那些特色玩家,我们将在后文进行讨论。
前端:百家混战的淘金之地
前端环节通过不同的业务模式,可以将参与的企业分成“垃圾回收型”和“硬件制造型”。其中“垃圾回收型”是整个前端产业链中参与规模最大的一类企业,根据运营模式的不同,这一类企业还能再细分成“上门回收型”与“定点回收型”。

    
上门回收型
早期垃圾回收创业公司运营时,“上门回收”往往是其主打的卖点及获客方式,O2O是其主要的运营模式,「再生活」即是此类企业的代表。
首先用户在线上平台下单后,公司派人上门收取,根据收取的垃圾类别不同,向客户账户上返一定额度的“币”。通常这些“币”可以用来折现或者购买平台诸如塑料袋等其他产品,用返利的方式激励用户完成更多的订单。收集一定数量的可回收垃圾后,企业再将其卖给下游纸厂、钢厂等企业,赚取差价。
“上门回收”在面向更广阔C端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客单价低、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再生活」也是几经转型,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可惜到最后都没能摆脱盈利难的困境,最终于2017年倒闭。
事实证明,在垃圾回收行业只做社区O2O是行不通的。那么应该怎么提高上门回收的回收效率,降低成本?许多厂商都进行了不断地探索,目前市场试出了两条路: 
一、放弃全品类资源回收,只做某一类的垃圾回收。 
把业务范围收拢在某一特类垃圾上进行回收,被数家公司证明是一条赚得到钱的路。包括只做电子、金属废弃物回收的「回收哥」;只做纸类回收的「随手回收」、「闲豆回收」、「千鸟互联」等。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做全品类垃圾的回收,会在转卖下游企业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二次分拣,如果只是做特类垃圾的回收,则能减少这一块的运营成本。 
另外,通过限定回收垃圾的品类,回收来的垃圾质量也得到提高。「随手回收」曾向36氪表示,通常造纸厂面向打包站的废纸回收折损率在 5-10 %,而随手回收的折损率仅为 2-3 %。这不仅降低了后期分拣的成本并提升企业在转卖时的议价能力。 
二、弱化C端客户,转向垃圾体量更大的B端客户。
特类可回收垃圾的体量和市场都有限,既想留在更大的市场又想降低运营成本,应该怎么办呢?诸多企业把目光转向了对垃圾分类强管理、易推行的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单位。
通过和这些B端单位合作,尽管是同样的业务流程,但是单次回收的垃圾体量更大,回收效率更高。同时因为少了厨余垃圾等的污染,回收质量也得到提高。 
例如「奥北环保」,细化分类了14项可回收物,同时和诸多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截止2019年07月,奥北环保已在成都、西安、北京发展了263个机构会员,确保自己的回收体量。 
不得不提的是,许多企业选择将一、二两点结合,进入“回收企业级客户的特类垃圾”这一垂类市场。其中做的比较好的当属「闲豆回收」。其业务范围仅包含废纸、家电、废塑料的回收,但截止2018年11月,闲豆回收服务的企业级用户超过 12000 家,月回收量突破 1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 120%。其在2018年10月获得一笔亿元级的C轮融资。 

“上门回收型”企业梳理
定点回收型
在满足客户垃圾分类的需求方面在社区中投放智能分类垃圾桶/回收站,成为了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
如「一桶收」推出了“一码一收”的社区无人回收机。具体来讲,采用的是先“贴码”再丢弃的模式。用户需要先领取一个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或者领取二维码贴纸贴在自己的垃圾袋上;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绑定信息,将废品装入垃圾袋中;接着在智能垃圾柜上扫描二维码,直接将垃圾投入;垃圾按重量计费,用户可在微信端获取收益。
而「爱家·环保屋」则是在社区投放智能回收站“环保屋”,并实现实行“一屋一岗”的管理模式,为每台环保屋配备受过专业培训的管理员。管理员在普及分类知识的同时承担监督垃圾正确投放的责任。
「小黄狗」也是在小区、写字楼等地放置智能垃圾桶,用户在交互界面选择投放的可回收垃圾种类,称重后分类计价,可在APP提现。作为曾经规模最大的垃圾回收创业公司,小黄狗最高峰时注册用户超过300万,覆盖全国33个城市。后因控股股东唐军因团贷网暴雷投案,小黄狗正处于破产重整流程中。
通常情况下,to B的垃圾回收企业也会涉及一定的社区街道的服务,只是业务占比并不大,垃圾投放的正确率也和B端企业带来的没法比。但是随着各地垃圾分类政策的落实,这些状况应该会极大改善,企业的业务重心也将再次调整。 

“定点回收型”企业梳理
硬件制造型

“硬件制造型”企业梳理
不论那种运营模式的企业,垃圾回收硬件都是不可或缺的。从分类垃圾桶到垃圾处理设备,如果不能自主设计生产,就需要采购其他企业的产品。不少企业就看中了这一块的商机。通过为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大、中、小型垃圾回收设备,这类“硬件制造型”企业在垃圾回收前端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比如「延杭智能」,即提供各类垃圾处理设备及解决方案。 

另一类家用产品,在政策的带动下异军突起,那就是分类垃圾桶。淘宝极有家数据显示,6月垃圾桶销量超300万件。天猫方面6月份的销售额也是同比增长500%,其中超85%的销售额由上海用户提供。  
另外,也有部分企业,如「拨浪鼓回收」、「虎哥回收」、「 一起分类」,通过自主物流、自建分拣仓储的方式,实现跨环节或全环节的业务模式,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跨/全环节垃圾前端回收企业梳理
总的来说,不管是哪一类前端垃圾回收厂商,通常只是在当地或少数几个城市开展业务,至今尚未出现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头部企业。之前是迫于居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垃圾分类投放执行不到位,企业回收成本高,经过这次政策层面的推动,企业前端垃圾收集、后端分拣的成本能大大降低。行业盈利空间增大的同时,也会引来更多玩家的参与。怎样的回收模式能带来最大的价值,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其他服务类”企业梳理
如果单纯从环保的角度看,我们能看到许多企业

企鹅电竞:6ZIZ ;企鹅号:闫亚鹏 ;微信公众号:1.天游玩 2.Nana电影;百家号:6ZIZ

THE EN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