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youhaoxifilm),。
文 | 江宇琦
编辑 | 师烨东
自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以来,“电影工业化”的字眼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
2017年《战狼2》一炮而红后,人们纷纷讨论起建构中国工业化体系的可能;2018年上影节时,“工业化”三个字更是出现在了几乎每一场论坛上,许多头部公司都强调要发力工业化;而到了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的大爆则让很多人惊呼:“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大门已经开启。”
中国电影产业真的开始迈入工业化时代了吗?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回答:“拍摄《流浪地球》,我们工业化不足的时候就是靠人肉填的,我们的经验不是很多,但是教训很多。拍摄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中国电影工业化还是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
《流浪地球》
这不是郭帆一人所遭遇到的困难。虽然近年里国内电影产业对于“电影工业化”的重视程度正在日渐加深,但到底什么是“电影的工业化”,中国的电影产业又应该如何摸索“电影工业化”的道路,行业内似乎从来没有过特别明确的答案。
在今年上影节的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正山研究员关于什么是工业化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我们要明确实现电影工业化,需要满足生产标准化、作品类型化、管理现代化和创新规模化这四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说想要实现成熟的工业化,需要建立起一套类似于好莱坞的产业流水线,让电影创作与生产进入流程化、分工细化阶段,并搭配相应的产业标准加以规范。
好莱坞早期八大电影制片厂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电影产业要完全效仿好莱坞的模式,建立制片厂体系和制片人中心制。凡影创始合伙人王义之告诉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好莱坞的工业体系是建立在美国的文化、媒介环境之上的,而中国及东亚国家想要建立自己的电影工业化则必须基于自己的文化进行“本土化”。“我国电影产业所处的阶段和美国也不一样,一些标准还没建立、完善,并不能单纯地复制好莱坞、通过引入人才来实现工业化。”
既然如此,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并落地“中国的电影工业化”?
什么是电影的工业化?
工业化,顾名思义就是用 “工厂制度”或“机器体系”来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工业化”的概念最早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而后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及“机器体系”的第二个阶段其实是“有组织的机器体系”,产品通过“局部机器”从一个生产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工人只需要在一旁照看即可。在工业化的体系下,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会被大大提升。
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浪潮开始在各行各业兴起。而尽管艺术的创作很难被机器所取代,但工业化中流程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思路”还是启发了不少先行者——“美国喜剧之父”麦克·塞内特,就是率先将工业化思维带入电影创作的人。
塞内特创立的启斯东公司
1912年,塞内特在刚成立的启斯东公司中,率先尝试将电影创作切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比如故事创意和笑料设置会分开执行),像装配汽车一样交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生产”与“组装”。在他的带领下,启斯东公司内容生产的速度被大大提升,同时成本也得到了降低,“启斯东喜剧”迅速占领市场并风靡一时。
一战过后,美国电影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占据了全球范围内超过60%的份额,让电影投资成了一门有利可图的好生意。在利益的驱使下,华尔街将目光对准了电影业、在刚刚发展起来的好莱坞掀起了一股并购潮,大量独立电影公司开始被合并,并最终形成了以派拉蒙、米高梅为代表的“好莱坞八大”。
资本的入局,使得电影“商品属性”的地位被大大提升,如何通过电影稳定地赚取大量票房,自然也成了大型电影公司股东们最关心的话题。出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内容稳定输出等目的,“启斯东喜剧”的生产模式被各公司争相学习并进一步细化,进而最终催生了较为成熟的好莱坞制片厂体系。
启斯东公司曾发掘了卓别林的喜剧
在这套体系里,影片制作从故事创意到上映,中间的分工进一步得到了的精细分工,每一环节都会由具体的部门和集体进行操作,并且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规范。而为了配合工作的细分,摄影棚、服化道团队、特效团队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在好莱坞,将整个好莱坞变成了一座复合型“大车间”。在这一过程中,统领一切的制片人也地位陡升,在30年代中后期,制片人中心制便成了好莱坞的主流(后来导演中心制也曾在好莱坞兴起)。
有了成熟的工厂和流水线,还必须得有足够吸引人的产品“配方”,即应该量产什么类型的电影。
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好莱坞巨头们逐渐发现,在众多影片类型、故事模式中,有那么几种电影情节(如西部片中英雄救美)和人物设定总是容易受到人们欢迎。于是制片厂们便从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规律和“公式”,打造了模式化的创作标准或模板,以满足观众特定的心理预期和偏好,可供片厂广泛复制的标准化产物——“类型片”便应运而生了。
好莱坞经典西部片《关山飞渡》
“类型化不代表一定要将艺术品圈定成某一个样子,而是在观众和类型之间建立一种契约。当观众听到这个类型标签时就会对影片的‘边界’产生预期,带着这种预期去看电影,如果得到了满足观众就不会产生较为负面的情绪。”凡影创始合伙人李湛博士告诉毒眸,“实际操作中如果遵循了类型化的规律,在市场上收获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风险则会更小。”
随着电影创作“流程标准化”和“生产规模化”两大目标的实现,电影也和众多制造行业一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有线电影兴起对电影产业的冲击,一轮围绕着叙事模式的产业升级在好莱坞铺开,影片投资规模、制作体量也水涨船高,进而掀起了制片体系标准的升级,用来对风险进行更精准的把控。
再加上电影发行模式的迭代和创新,好莱坞自70年代后正式进入大片时代,开始席卷全球,好莱坞世界电影中心的地位也就此奠定了下来。尽管这样的生产模式在当时遭到了很多欧洲创作者的反对,认为其与艺术创作的理念相悖,可除了相对少数的电影爱好者外,更多的普通观众还是用脚投票、将工业体系下的“好莱坞大片”捧上了神坛。
现如今,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已经相当成熟,从制片周期到成本控制,从剧组单日工作时间到剧本创作方式,都被囊括在其中、形成了“套路”,并且还引入、普及了完片担保制度,来保障制片过程中预算可控、产出稳定。而对这一套体系掌握得越成熟的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就越小。
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例,除了《复仇者联盟4》等特殊作品外,从2008年至今多数作品的制作成本,都被严格控制在1.5亿-2.5亿美元之间,制片流程高度统一;多数作品如果按照叙事学的方式进行拆分的话,叙事模式、构成要素都非常相近,属于十分典型的类型化影片。即便这也使得给漫威遭受了“套路化”、“审美疲劳”的争议,不过过去11年间,仍然有超过22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流入了漫威和迪士尼的口袋。
漫威电影的制片流程高度统一
结合美国电影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不难对所谓“电影工业化”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来把握制片成本、控制制片风险,借由模式化的生产方式持续输出符合观众预期的影片,最终为影视公司创造稳定的收益(票房+衍生收入)。
中国电影产业为什么需要工业化?
尽管电影工业化一直被质疑和电影的艺术性相违背,但不可否认的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这套体系帮助美国将电影由一门艺术升级成为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产业,并帮助其度过了70年代有线电视冲击下的危急时刻——而这也正是当下中国需要打造电影工业化的重要原因。
从2016年开始,内地大盘的增速开始放缓并进入到一个波动期,虽然2017年票房尚有不错的表现,但2016年、2018年票房和人次增速却均降至10%以下。而到了今年上半年,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更是出现了下滑,跌幅分别为2.7%和10.4%——观影人次同比减少了1亿。
2012年-2019年大盘年票房分布(数据来源拓普)
从各种核心数据的波动来看,现阶段中国电影行业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变革期当中。随着各级市场正趋于饱和,靠影院等基础设施拉动观影人次激增的时代已经过去。然而好的内容供给没跟上、存量消费观众的观影需求又未能被差异化内容充分激发,以至于随着娱乐选择的多样化,影院、银幕数量与票房、观影人次之间逐渐出现了倒挂。
“此前中国电影处在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各环节的标准没有确立下来,现阶段靠投入更多资源来拉动行业发展已经十分困难了。”王义之认为,中国的情况有些类似于70年代的美国,当下流媒体兴起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供给,因此电影行业必须通过确立和提升标准来应对变局。
确立和提升标准可以激活电影产业、打破现有的行业瓶颈吗?短时间内未必能够立竿见影、立刻改变中国电影的产业结构,但是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却能提高从制片到发行再到放映,每一个环节的效能,为建立一个更为良性的产业生态打下基础。
事实上,现阶段大量影片制作期间的种种不规范、超时超支,就已经为其上映之路埋下了诸多隐患。此前某部大制作的制片人曾向毒眸透露,这部原本计划在5月杀青的作品,因为演员档期调整、剧本修改等原因,所有补拍工作完成时已经是9月,超支、超期十分严重;而近期亦有某位新人导演向毒眸感慨,其作品在正式开拍后遭遇拍摄环境等因素干扰,为了不超期,只能对剧本进行大幅修改、很多原本的想法被迫放弃,以至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这样的“慌乱”正是中国剧组的常态。《寻龙诀》的导演乌尔善曾提及,“项目开发是电影工业的核心,给作品准确定位并完成合格的剧本,是一个成熟电影工业里难度最高、需要周期最长的环节”。然而现阶段下,郭帆却感慨,很多项目连剧本格式都做不到统一,所以数字化管理根本无从谈起。
乌尔善导演
“好莱坞的剧本有多长、多少页都有一套标准化体系,而通过标准化的剧本做前期拍摄的规划变得更容易。”今年上影节期间,《敢死队2》的导演西蒙·韦斯特在“电影行业如何构建有效的工业化标准体系”论坛上表示,中国剧组常常是边拍边制作计划,所以要不断面临各种临时问题。“在美国,只有百分之百确定剧本是按照这个套路和模式进行,公司才会允许拍摄,大规模的片子必须用可预测的工业化模型来做。”
除了项目开发上的不成熟,在剧组管理、具体拍摄、映前宣发、影院放映等多个环节上,中国电影产业其实都没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流程和规范,并为之搭建足够专业的团队。用刘正山的话来说,当今中国电影产业“拍片基本靠经验,管理基本靠吼,票房基本靠赌”。
而缺少标准化管理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毒眸在此前的文章中曾分析过(点击阅读:那些转型影视的上市公司,如今都在比谁亏得多),虽然全年票房已经超过600亿,但现阶段大部分公司都背负了极大的业绩风险和压力,每年上映的数百部国产片中仅有10%能做到不亏钱,能盈利的更是只有不到5%。表面上一派繁华的电影产业,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实早就成了“高危行业”,而观众也逐渐被其他娱乐方式所分流。
正因如此,在很多从业者看来,只有形成了标准,才能给行业“升级”提供方向。对此,刘正山在上影节期间的论坛上表示:“标准的建立能够使政府、行业企业和从业者拥有广泛认同的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这一规范,同时标准的存在使得经验和技术实现了留存和格式化,也能有效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能在整体上提高行业工作效率。”
此前郭帆在接受毒眸专访时更是指出,在中国电影行业十分看重人情关系的背景下,标准化是行业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工业的核心是什么?是把不容易被量化的东西量化、标准化。为什么要标准化?标准化、量化后,这样才能被分配。我们要做的是把本身模糊的东西标准化和量化,并且要在基于人情的环境下把它推进下去,这是我觉得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一个雏形。”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而标准的确立,实则是在为更良性的内容产出打好基础。李湛告诉毒眸:“不是说有了工业化就不会出烂片,而是当有了全行业认可的标准和流程后,好坏波动的基准线会更高,即使出现烂片也不太可能烂到毫无底线。其他行业也是如此,高端汽车品牌同样会出现产品需要被召回的情况、也会有问题,但像宝马这样大厂造出来的车,总体质量还是要比很多低端款式要高。”
中国电影产业如何实现本土的工业化?
伴随着对工业化认识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及对于工业化体系下稳定性和规范性的追求,近年来像郭帆、陈思诚等具备前瞻性的中国电影创作者们,也都纷纷开始效仿工业化的模式,甚至尝试在自己的剧组当中搭建一套工业化的“模型”来服务电影创作。
在拍摄《唐人街探案2》时,陈思诚将剧组带到了美国,启用美国电影工会、按照标准的工业化流程来进行创作,甚至还专门为了剧本的格式而搭建了一个4人的团队,以方便和外国团队对接;创作《流浪地球》时,郭帆除了动用了一个7000人的大剧组,还从传统的服化道分工内衍生出更细的MDI、UI、希娜魔夫等新的组别来提升剧组的运作和管理效率,据悉剧组的管理数据中囊括了数千名剧组人员,从合同信息到药物过敏史在内的大量细节……
《流浪地球》
但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涌现了《流浪地球》等优秀的作品,可也有不少人碰了壁。以完片担保为例,这是美国工业体系下为了保证影片能够符合前期约定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且如期按预算交付的一种融资性担保产品,因此也被视为是“新工业化的基础”。可虽然中国也有《机器之血》《雪暴》等先后尝试引入过完片担保来协助影片创作,使拍摄时间和成本得到了控制,但就口碑和最终票房来看,都不算特别成功。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完片担保在美国电影体系中并非孤立的存在,与之配套的是一套成熟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完片担保的引入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可想要真正达到其应该起到的作用,则还需要对“被担保”的环节加以完善。
这恰好印证了王义之的观点,工业化并不等于好莱坞化。“美国工业体系的架构和很多标准,在上世纪30年代时就已基本确立了,而中国电影开始产业化不过十几年时间,还处在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照搬美国经验、引进海外人才都并不适用于全行业。”王义之告诉毒眸,标准的确立还是破局的前提。
“截至目前,我们拥有国家技术标准37个,行业技术标准22个,初步标准体系已建立。但相对于ISO和SMPTE的标准体系,我国的标准仍然略显单薄粗放。”刘正山在上影节表示,“在相关标准中,行业标准的缺乏,已成为电影工业化的最大短板,我国目前公布实施的只有《影视拍摄基地服务规范》一例。”
刘正山
和美国靠行业协会推进行业标准的产生不同,刘正山和李湛都认为中国行业标准的确立,目前可能更多需要依靠从业者。李湛指出:“例如像郭帆导演这样有代表性作品且有相应意识的创作者,就可以起到带头作用。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慢慢地就会有越来越多人认可这样的标准。”
事实上,国内目前的确正有越来越多的先行者试图在探索这一方向。
不久前,毒眸参与了乌尔善新片《封神三部曲》的探班工作,拍摄现场井然有序、没有任何嘈杂,相关负责人向毒眸透露:“拍摄计划在项目筹备阶段就已经制定,精细到了每一天的进度并准备了应急方案,开拍至今没有一天的拍摄计划没有完成。”对此乌尔善此前就曾表示,选择用工业化的标准制作《封神三部曲》,正是希望能为“为中国电影工业制作体系树立一个标杆”。
但光明确了标准,仅仅只是工业化基础搭建的第一步,因为所有这些剧组当中搭建出的工业化流程、团队,很多时候只适配于该作品,随着项目杀青、剧组解散也会被迫“终结”。可受到投资成本等限制,并非所有剧组都有实力去搭建相似的团队,因此想要复制流程也并不容易。
类似的难题其实在电影海报设计领域也曾出现,此前曾有相关从业者向毒眸表示,目前海报设计行业的工种已经划分得十分精细,但很多小公司并养活不起能囊括所有类型人才的大型团队。对于这一困境,海报行业的解决之道是将部分工作外包,交由广告行业、美术行业里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从而实现流程化和精细化创作。
海报行业同样存在难题(图为《封神三部曲》海报设计)
将这样的经验移植到电影创作本身上,就意味着电影产业需要更多的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在李湛的设想里,国内也应该有电影的“蓝翔技校”,对更为精细的职业划分进行专门培训。“灯光、摄影助理、场记等都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熟练掌握相关基础技能。现在国内很多剧组,导演可能很出彩,但是得不到相应的支持。而整个好莱坞则像是个大厨房,有切菜的、切肉的,剧组可以按照需求选取想要的。”
和标准的建立与实践一样,目前行业内也有很多公司、组织在试图为人才的培养搭建舞台。阿里影业、香蕉影业等国内影企,都于近年开始布局新人创作者的培养计划,而打造过《白夜追凶》的五元文化旗下同样有为编剧、剪辑、制片、灯光、摄影等各类人才提供服务的弧光联盟。假以时日,国内在影视专业人才不足上的劣势,将有很大机会得到弥补。
无论如何,电影工业化体系的搭建,并不仅仅只是金钱和技术的汇集,更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积累。从“启斯东喜剧”时代的默片,到横扫世界的“复仇者联盟”,美国用了一百多年时间才走完这一过程。在借助电影工业化的力量,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道路上,中国电影还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