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youhaoxifilm),作者:鹏翔、师烨东,。
2019年上半年刚刚结束,拓普电影智库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票房312亿,同比去年的320亿下滑2.7%;平均票价38.6元,相比去年的35.6元上升8.5%;观影人次则只有8.08亿人次,相较2018年上半年的9亿人次减少了将近一亿人次,下滑幅度10.4%。
不少业内外人士看到票房和人次的下滑,担忧今年的市场走坏。在毒眸(ID:youhaoxifilm)看来,其实今年的情况与去年并无差异,目前的票房走势,仅仅是延续了2018年的走势而已,或者说,与2016年的票房走势也没有大的差异。
如果我们重新回看2018年的单月票房走势,可以发现去年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个市场都是看片吃饭,有好片子,单月票房就仍然能保持上涨,没有优秀影片,单月票房就可能出现下滑甚至是大幅下滑——整个2018年,有6个月单月票房上涨,也有6个月票房下跌,2019年至今,票房同比上涨和下滑的月份同样是对半开。
近两年上半年票房情况(数据来源拓普)
现在的情况在2016年之前票房保持高速增长的几年里,是几乎没有的——2013年到2015年的36个月里,只有3个月的票房同比是下跌的,2016年则因为优秀影片的缺失,有7个月的票房同比是下跌的。毒眸早在今年初盘点的稿件里就警示过这样的情况:2019年如果没有足够多优秀的影片,那么大盘很难继续保持上涨。(点击阅读:600亿电影票房之后,我们对2019年谨慎乐观 | 盘点2018①)
我们现在面临着的,就是从去年到现在电影市场的新常态:大规模的票补消失之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包含“小镇青年”的增量观众消失,市场更多需要存量观众贡献票房。因此有好的影片,票房就能通过存量观众保证一个基准线;有爆款影片,那么增量观众也会回来;没有好的影片,那么就没人去电影院看电影。
所以票房和人次下降值得特别忧虑吗?上半年总的人次减少了将近一亿,但是总体票房下降了不到3%,其实观影人次的流失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可以看到现在的市场正在寻找一种票价和人次间的平衡:尽管去年到现在上涨的票价让很多消费者都减低了观影频次,但是票房总体变化并不多。按照凡影此前的测算,一些城市的票价仍然存在上涨的空间。因此票价上涨之后,如何提升轻中重度用户的观影频次,是未来的重要议题。
但是很显然,这个议题在今年的暑期档就面临着挑战。随着《小小的愿望》今天正式确认撤档,今年暑期档已经撤档了三部高票房种子选手影片,《八佰》更是可能超过30亿票房量级的作品。每年暑期档都是国产片票房最重要的产出时间之一,但是今年暑期档国产片面临的状况显然不容乐观。上半年有着40亿的《流浪地球》等爆款国产影片的加持,国产片才和进口片打了个平手(上半年国产片157亿,进口片154亿),下半年国产片的票房前景随着撤档变得不乐观起来。
其实去年的暑期档其实已经隐约显现了疲态(点击阅读:暑期档票房创新纪录了,可明后年还有涨的动力么?)。2018暑期档超过173亿票房背后,票房增幅仅有6%;但是总场次超过2810万场,相较去年同比增幅超过16%,而观影人次4.9亿次,仅比去年增加3%——这意味着在去年夏天《我不是药神》等高质量影片供给增多的时候,暑期三个月进电影院的人并没有增多。5亿观影人次可以被认为是存在“保护月”情况下暑期档的一个人次数字的顶,今年我们没有办法验证能否突破这个数字,因为虽然外片进来了,但是国产片最重要的选手又走了。
比起国产片的整体票房和观影人次,还有两个值得担忧的事情。其一是资本热度的降低,其二是众多中小影院的生存现状。
无论这几年的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我们都可以看到资本对文娱产业的兴趣大大减弱。对于行业来说,很多想赚快钱的资本跑了是好事,但是如果连本该进项目的钱都不敢再投资,那么这对于电影市场来说可能意味着优质影片的缺失。
去年的补税风波后,在电影和电视剧圈子里传出很多项目暂停的消息,按照影视项目一般超过一年的周期来计算,今年我们还看不到这些“暂停”的效果。如果去年那些暂停的项目没有复工,那么明年的国产片可能会以主旋律影片居多,其余不少类型的影响都会有一个短暂的低谷。
今年上映的部分主旋律电影
没有片子,五线城市的小影院最难受。复盘上半年的数据,增幅最多的就是排映场次。2019年上半年总场次6120万场,同比去年上半年的场次增幅超过15%,但是由于总体票房还下降了,因此电影院的场均收益却下降了15.9%。
在拓普电影智库的数据里,上半年票房和人次降幅最大的就是五线城市,其中票房19.4亿下降6.24%,观影人次降幅超过11%——这意味着下游很多小城市的小影院现在已经真正进入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在毒眸上个月举办的线下沙龙之中(点击阅读:“躺着赚钱”的时代过去后,中小影城如何开源节流“活下去”?),一个四线城市的影院经理在沙龙上提问,其方圆五公里有四个影城,他应该如何竞争?
下游的洗牌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不过行业的玩家看起来对于抄底的事情并不着急。在资本蜂拥而至又迅速退潮之后,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一定会有洗牌,集中度也会变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坏事。
从诞生中国第一部电影的1905年至今,中国的电影已经走过了114年。在过去10年里,我们经历了超高速的发展,如今降温实属正常,没有任何行业可以保持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长远来看,我们也经历过更大的挫折,因此如今的困难,更像是一次波折,而非“寒冬”。
如果我们把时间维度再拉长一些,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未来仍然存在广阔的增量人口,这将给电影产业的长线发展带来坚实的基础。
不过,对于现在影视圈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也是当下需要最多的,大概是信心。而这种信心,单单是市场和票房的增长或是前景,并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