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逃跑和战斗,你还有其他选择吗?

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圈外同学”(ID:iquanwai),作者:在线商学院品牌「圈外同学」创始人兼CEO孙圈圈,豆瓣8.6分畅销书《请停止无效努力》作者。
前言
我年轻时,合作过的几位老板都给我提了同样的问题“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这不是说外表,而是说处理很多事情容易非黑即白,看似嫉恶如仇,其实是剑走偏锋,很多事情到最后是“双输”。
当时只觉得有道理,但也只停留在道理层面,直到后来看《第3选择》,大彻大悟,立刻把书里的很多方法一一实践,帮了我很多。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渐渐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共性问题,所以特别想要分享一下。
可以说,这是一个学起来容易、学会之后受益终身的技巧,基本能够解决80%跟人有关的问题。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讲过一个关于“天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兰根在智商测试中获得了195分的高分,但由于家境贫困,他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上课。
为了节省来回路费,兰根申请把课程调到下午,但负责他课程的教授不同意,于是对教育体制失望的他,一怒之下选择了退学……
而另一个天才——罗伯特·奥本海默,在剑桥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的时候,因为导师要求他在最讨厌的实验物理细节上下功夫,所以从实验室偷走了化学制剂准备毒死导师,结果他被举报了。
像这种严重的错误完全可以被学校开除,但结果令人吃惊,在被叫去接受校方询问时,他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护,积极和校方协商,为自己争取到缓刑并接受心理治疗的从轻处罚结果。
后来罗伯特·奥本海默去应聘“曼哈顿计划”带头人,在精英云集的激烈竞争中,这样一个求学阶段有污点的人几乎毫无胜算,但他通过和“曼哈顿计划”的猎头——莱斯利·格罗夫斯少将的面谈,获得了学术带头人的岗位。
同样智商超群的两位天才,为什么结局却大相径庭?
我在上一篇文章其实也讲到过这个故事,差别在于沟通方式。但,沟通方式的差异除了受沟通能力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沟通意愿。
在初步沟通未果之后,兰根就当了逃兵,他认为,既然学校不同意自己调课,那么自己要么继续上学然后饿死,要么退学打工赚钱养活自己,没有其他路可走了,所以放弃了自己的学业。
而罗伯特·奥本海默不同,他认为还有生路,所以想尽各种方式去沟通。
如果兰根坚信除了退学和饿死之外,还有别的选择,他就会继续跟校方沟通,或者跟打工店沟通,或许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我也面临过类似的境况。
在咨询公司的时候,我和团队花了几个星期,辛苦准备某个方案,结果因为客户临时更改想法,我们就要推翻重做,对方语气还特别强硬,当然特别生气,差点就要撕起来,跟团队吃饭的时候也不断吐槽。
后来老板出面,跟客户沟通之后,猜到是上层的意思,他也只是担心我们不照做,所以态度强势,于是我老板聪明地通过几句话,就把客户拉到跟我们一边,让他安排了几个人手来帮我们一起做,给上层有个交代。
后来他跟我说:如果你只想得到“默默改方案”和“跟客户撕逼”两个选择,那大多数人都想得到,需要你干嘛呢?你是一个咨询顾问,是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自然界中,当一只恒河猴在面对天敌或同类的威胁时,肾上腺素飙升,心跳加快,肌肉绷紧,这时候往往有两种反应,要么准备快速逃离,要么紧盯对手,龇牙咧嘴,准备战斗。
虽然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出了社会性 ,但是当我们面对挑战、威胁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还跟那只恒河猴一样,不是逃跑就是战斗。
比如,现在工资不高,要么继续忍受目前的状况,要么辞职找一份薪资满意的工作;
再比如,刚好负责一个重要的项目,但家里又有小孩要照顾,要么怀着对孩子的歉疚努力工作,要么辞职回家专心带小孩;
然而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仅仅只有两种选择,在我们的思维盲区中,往往存在着更好的解决办法——第三选择。
人生这张试卷上,不是只能做单选题,不是A就是B,你还可以做填空题,用第三选择来填写专属于自己的最优解。
那么如何寻找第三选择?
一、对自己:放下情绪和主观臆断
当你被情绪遮住的时候,是看不到其他可能的,所以会做出逃跑或战斗的“傻瓜式”选择。
实际上,你是有第三种选择的,但因为你的情绪和主观臆断所以让你无法看到第三选择的存在。
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举个例子来说,吴晓波曾提到过这么个事儿:有一天,一名员工突然跟他说“我要辞职”,吴晓波一问原因,对方说“领导上班的时间还不够,下班还让我们陪他去喝啤酒吃小龙虾,我太累了!”
在这里,A就是激发事件:上司经常会在下班之后拉着你去吃小龙虾;
B就是你对这个事情的认知和看法,认为上司在剥夺你的休息时间,打扰你的私人空间;
C就是你对这件事情做出的反应:你很愤怒,提出离职。
所以,真正让你进入“虚假的两难”中的,不是上司带你去吃小龙虾,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和看法。
如果你更改了B,认为上司请大家喝啤酒吃小龙虾不是为了剥夺你的休息时间,本意是犒劳大家,那么结果会大有不同。
如何改变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信念呢?
1.信念上:从归因他人转向归因自身
杰克·韦尔奇曾讲过一个朋友的故事,他曾是华尔街一家公司的金融分析师,后来因为与一位糟糕的老板吵翻,一怒之下挂印而去。
几年间他依然在几个不令人满意的工作之间折腾,每次面试时他能说的就是自己如何被人伤害的故事。
五年后,他找到了一个与当年起点一样的职位,不仅公司没有之前的那么有名气,薪资也只有当时的60%。
多轻松啊,仅仅一个糟糕的老板、领导就可以毁掉他,因为他把自己无法适应一份工作的责任归咎于糟糕的老板。
如果他总是把一份好工作的希望寄托在遇到一个英明的老板上的话,可能他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因为这种把自己所有遭遇都归因于他人的受害者心态,并不会真正帮助你解决问题。
2.语言上:用“选择做”替代“不得不”
可能很多人在情绪中的时候,会说“我不得不辞职”、“我不得不给他一个教训“,潜台词就是我没得选择,所以自然而然会落入“虚假的两难选择”中。
当一个人用“不得不”的时候,其实是在回避自己的责任,但你也可以用负责人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将“不得不”改成”我选择“。
一些为了家庭放弃事业的女人会在日常生活中抱怨,“我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去照顾孩子”、“我不得不很早起来给全家做早饭”,当你用“不得不”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抱怨似乎永无止境。
可是,你是有选择的。
比如你可以不放弃工作、把孩子交给上一辈去带,但你最终选择了自己照顾,是因为你把孩子看得比工作更加重要,所以,这是你的选择,是你愿意为了孩子所做的付出。
而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没有选择的、是“不得不”的,就会很容易把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最终你是为了孩子付出,但孩子不开心,你的事业也没了,双输。
所以,当你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时候,就会逼自己从负面情绪中挣脱出来,转而思考自己除了发脾气、辞职、咒骂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选择。
3.结果上:时刻记住自己的目的
《关键对话》中写过一句话: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行为本身是错误的,而是我们的动机有问题,我们常常弄错要面对的目标。
特别是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就会激起我们的情绪,第一反应是攻击、惩罚、伤害对方,而忘记真正的目的。
如果你在大公司待过,会发现很多时候,员工会三五一群地抱怨公司、吐槽老板,但他们并不会去沟通。
他们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却忘了自己的目的是要被公平对待,转而私下跟同事发泄情绪,于事无补。
所以,当情绪、场景快要失控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是想发泄情绪吗?是想惩罚对方?是想要保存面子? 还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当你采取了上面的步骤之后,你会发现,或许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绝对,你认为的事实和现实可能相距甚远。
最重要的是,放下情绪和主观臆断后,你会发现,自己永远有选择的权利!
二、对他人:保持倾听,了解对方的需求
讲一个乐高的故事,有一次,乐高公司发现电脑被客户秘密黑入,如果按照一般人的反应,早就可以报警或者委托律师起诉这些人了,但乐高并没有这么做。
他们选择了询问黑客原因“为什么这么做?”,在与黑客交流之后他们发现,其实这些人全是乐高的忠实粉丝,他们之所以入侵公司的库存系统,为的是订购打包出售的散件。
最后乐高怎么做的呢?
他们开发出了一款软件,让乐高的粉丝们参与设计,结果没想到,这个决定催生了成千上万个新产品思路。
其实很多冲突的产生,是因为我们不能够好好倾听对方的想法,从自己掌握的部分信息去揣测对方的想法,但实际上对方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而正因为他们愿意倾听黑客的想法,才有了后面的第3选择。
你是否能和对方创造第三选择,很大部分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将对方当作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来看待,倾听并了解对方的需求,而不是将对方放在你的对立面。
所以,保持倾听是向对方传递一种“我在关注你”、“我想要了解你”的信号。
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技巧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引导对方表达更多的观点和想法。
1.借力使力
你可以一遍盯着对方,一边点头,顺着对方说的话,适度回应,牵引话题:“然后呢”、“这样啊”……

2.问话

针对对方说的话,提出自己的疑问,深入了解更多的信息,向对方表示一种我愿意去了解你的想法。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在生气吗?”、“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

3.释义

为了确保自己理解的和对方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妨将对方的话按照自己的理解复述一遍,“我理解没错的话,你是说……”
通过这些技巧,可以让对方卸下防备,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对彼此:创造第三选择
罗伯特·奥本海默的家庭教育,倾向于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的,遇到问题父母会把他当成一个成年人一样沟通,询问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决定。所以,他从小就知道如何跟大人物打交道、争取自己想要的。
而兰根的家庭教育是权威式的,跟中国传统家庭教育非常相似,“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老师、家长都是权威”,如果反抗的话,就是“不乖”、“不孝”。
所以,这导致我们从小听父母、老师的话,出来工作后,我们也习惯听老板、客户的话,即便有了分歧,也不敢明确指出来,我们不敢把自己当成跟对方平等的双方,来找出第三选择。
而且,因为跟权威人物沟通经验的缺乏,导致我们即便鼓起勇气、想要沟通,却很难想得出让双方满意的第三选择。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创造第三选择呢?
1.做大蛋糕
如果你的员工敲开你的门,提出涨薪的要求,你会怎么做?
是为了降低公司用人成本选择拒绝,还是为了留住员工同意涨薪的要求?
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解决办法,譬如,你可以先不急着做出结论,而是了解员工加薪的理由,询问目前的工作情况,看看是否能提高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职责的要求。
通过委托给员工更重要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来做大蛋糕,这样一方面员工实现了涨薪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公司来说虽然增加了用人成本,但也提升了自己的业绩。

2.引入新的条件(利用不等价之物)

当你面临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陷入僵局时,不妨向对方了解更多的信息,引入新的条件,也许能够创造出令双方都满意的第三选择。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出版社的员工,你要推广自家出版社新出的一本书。
你联系了一个公众号商务合作的负责人,想让对方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帮你推荐书。于是对方发给你一份广告报价,但你并没有那么多预算,这时候你怎么办?
你了解到对方每天都在做赠书活动,而你们的书成本极低(比如市场价的20%),所以你提议可不可以用赠书来替代广告费。
本来需要上万的投放费用,结果你仅仅花了小几千块钱和几十本书,就成功让对方同意推荐了。
每个人对一件事物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对你来说毫无价值的玩意儿,可能恰恰是对方需要、渴求的
如果你能够找到那个双方对其价值大小有不同看法的东西,就可以引入新的条件,创造让双方都满意的第三选择。

3.逆向思考

如果你想做成某事,不要问对方可不可以、能不能做到,而是直接问“怎么才可以做到”,当你换了方式询问的时候,你会发现对方也在帮你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想要达成的目的倒推应该采取的行动。
譬如如果你是一名电话客服,每天都会接到大量充满情绪的投诉电话,一般的客服可能会向对方解释:“因为双十一期间物流会比平常更慢”、“这些小瑕疵属于正常范畴”……
但这些解释根本无济于事,顾客听到这些话甚至有可能更生气,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客户从情绪中拉回理性思考,你可以通过逆向思考,直接问对方“那您希望我们怎么做呢?”
听到这个问题,对方才会开始回归理性,思考解决方案。
前段时间上映的《星际大战外传》,也有类似的例子,汉·索罗和同伴接了一笔生意,夺取某节车厢里的能源核芯素。
当任务失败后,汉·索罗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逃跑,一辈子被人追杀成为亡命之徒,另一个选择是,回去被委托人杀掉,汉·索罗怎么选择的呢?
他回去见委托人,在快被杀掉的一刻提出来了个绝妙的选择:
既然你想要能源核芯素,那其实我们不必去抢现成的能源核芯素(能源核芯素由非常强大的帝国保管着,抢夺这件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也可以去其他地方抢夺没被提炼过的能源核芯素,抢出来之后再找个地方把它们提炼出来不就完了么。
所以当你在困境中一筹莫展的时候,不妨试一下逆向思考,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创造第三选择?
第一步:放下自己的情绪和主观臆断

信念上:从归因他人转向归因自身
语言上:用“选择做”替代“不得不”
结果上:时刻记住自己的目的

第二步:保持倾听,了解倾听对方的需求。可以通过借力使力、问话、释义三种方式。
第三步:创造第三选择。通过三种方式:做大蛋糕、引入新的条件、逆向思考。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很多选择,但除了逃跑和战斗以外,你可以想想,有没有第三选择,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
只有你不断询问自己,保持寻找视野之外的最优解的时候,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第三选择被创造出来。但如果你不去想,那你就只能在人生的试卷上认命的填上A或B。
企鹅电竞:6ZIZ ;企鹅号:闫亚鹏 ;微信公众号:1.天游玩 2.Nana电影;百家号:6ZIZ

THE EN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