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 五块钱,。
前段时间,声势浩大的巴菲特午餐竞拍落下帷幕。
一位名叫孙宇晨的中国90后男孩,以456.788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154万)的价格拔得头筹。
如果这个消息不被曝出来,想必很多人还不知道孙宇晨是谁。
百度了一下,才发现这人不简单:
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GPA 排名第一;
锐波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中唯一90后。
更厉害的是,2017年7月孙宇晨创建区块链项目“波场TRON”,2018年1月,他抛售了60亿个波场币(比特币的一种),一日套现3亿美金。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说他不太光彩,是现实版的王多鱼。
有人说他是营销骗子,也有人说他抄袭他人,认为他的做法实在是太像一个投机取巧的韭菜商人。
鄙视钱路不明的背后,一些人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个90后挣了这么多钱?
还有一些人,拿着5千的工资,住着2千的出租屋,却羡慕着他的年少有为,日入3亿。把他视为精神领袖,渴望自己也能一夜暴富。
什么来钱快做什么,哪里流量高就往哪里去,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社会扑面而来的浮躁气息。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五块钱,自由撰稿人,不爆文作者。没有好看的外表,只有自由的灵魂。
01.从“我想要”到“我现在就想要”
我们总是很焦虑,大到人生规划,小到奶茶挑选。
想要的东西太多,却没耐心等待结果到来。
随手一翻,知乎上到处都是这些问题:
如何快速减肥、如何快速掌握一门技能、如何快速挣到50万……
“速成”、“高效”、“捷径”等字眼充斥其中,让我们不自觉打开,渴望也能浏览完一遍帖子之后,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拥有令人艳羡或自己渴望的技能。
互联网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让所有人都看得到别人的成就、收益和进步。
于是自己也渴望像他们一样,希望花费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收获。
最好有一本九阴真经或葵花宝典式的成功典范,学一阵子就能上手使用,用了就能成为武林至尊。
但不好意思,这个真没有。
一位名叫Fiona的台湾学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发现了一个现象:越成功的人越相信一万小时定律。
她举了舍友的例子:
舍友offer多到拿不完:大到纽约高盛投行部,小至LA几家菁英投行,她全部都上。
成绩优秀、英文流利、长得漂亮、身材火辣、人缘极佳,闲暇之余还跟教授做经济研究,名字被写到paper上。
可能我们脑海里又会冒出那句话:同龄人抛弃你的时候,都不打招呼。
事实是:同龄人没有抛弃你,他们也在忙着焦虑。可是他们在焦虑之余,还做了其他的努力。
外人看来,好像这位舍友被安排进了超级人生胜利组。
实际上,她的经历也不比别人轻松:
从大一开始就花双倍的时间写作业,恶补功课,但是大三大四依旧找不到工作;
尽管每天练习面试、寄出一千多封email,她也只能拿到一个不怎么样的offer;
她放弃offer,延毕一年从头开始找实习,终于可以去一个顶尖投行实习。
而我们还在幻想:如何用一周的时间搞定麦肯锡的面试。
这个时代,每个人背后好像都追着一只疯狗,不由得步履匆匆,但这条路不见得正确。
《闻香识女人》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但我从来不走,因为太苦了。
看到别人头顶的光环,手上的offer,银行卡中的存款,身后的成就,也想登上速成的快车道,扣响成功的大门。
可是到了门前,才发现:没钥匙。
速成的路看似快,其实最慢,没耐心做事的人,只能在门前干耗着。
02.努力无用论,到底打了谁的脸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朋友圈中开始流行一句话:
虽然努力没什么用,但是不努力真的很舒服。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丧文化了,接受平凡庸碌的自己,接受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的自己。
丧,不是对失败的想象,而是对未来的绝望。
再努力也买不起房、升不了职位、找不到对象,那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阶层固化那么严重,牛逼的人那么多,我们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算了,不努力了,还是做一条快乐的咸鱼吧。
我听到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某天去北京出差,北京的哥你懂的,都比较能聊,但是这一聊让他有点懵。
司机说他家拆迁了,补偿了好几套房产,还分了钱,但是司机却一点也不高兴。
因为虽然不愁没钱花,每个月又能靠收房租赚很多,但是他只会开出租,而这个谁都能干。
司机很羡慕他读过大学,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有很多选择,见到很多世面,掌握更多知识,不会像他一样只会开出租。
他羡慕司机是北京户口,有车有房,还有很多很多钱;司机羡慕他是知识分子,有文化有素质。
财富虽然是评估努力成效最快的方式,但它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诚然,努力不会在短期内改变现状,逆转阶层,也不能让你提高收入,拥有资源,
但是你从过去走到现在的高度,凭借的都是努力的力量。
不是努力无用,是你的伪努力无用。
03.信仰缺失的背后,到底满足了谁的审美
有人提出异议:有的时候,真努力,也没用,因为价值观错了。
2018年,有媒体曾做过一个95后就业观的调查。他们发现,54%的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和网红。
意料之中,但也有点心酸。
他们看到的,都是我们不想他们看到的:
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路人一夜成名,成为流量收割机;
主播网红靠在电脑前唱歌跳舞,就能成为kol转型时尚达人;
鲜肉小花参加综艺玩玩游戏,就能一次挣到别人几年的工资。
只要大众喜欢就行,其他不重要。这将是什么样的信仰?
打开视频,各种综艺映入眼帘,什么婆媳、夫妻、兄弟姐妹情纷纷上演,大众喜欢看这些没什么营养的明星八卦,出品人也愿意迎合大众审美。
不论有没有演技,有没有人品,有没有代表作都不重要,他们有流量。
虽然杨超越学历不高,跳舞唱歌也不好,但是人家就是红了,从打工妹一跃成为日进斗金的艺人。
她都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不能拿实力说话也能红,你让那些真正喜欢舞台的歌手们怎么想?
天使大宝贝瞪大眼睛发呆也能做几部大戏的女主,你让那些精心打磨演技也没戏接的实力派演员怎么想?
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演戏不会做人,还能挣那么多钱,你让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在故宫修文物的人怎么想?
普通人的信仰到底应该何处安放?他们是相信坚持的力量,还是迎合大众的流量?
畸形的价值观背后,是人们对金钱的谄媚,对庸俗的追随。
不要怪网络、电视和舆论的诱导,有时候,助长这股势力的,就是我们自己。
写在最后
我们总说,这个时代太浮躁了。
但是,我们也坦然地接受了这份浮躁,并不不自主地传播和扩散。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浮躁的时代。
知乎有一个问题:如何克服浮躁的心理?
有一位网友是这么回答的:
人心似海。
大海的表面,有风必有浪,船过必留痕。
只有大海的深处是宁静的。
所以,凡是表面的东西,无论是外在还是自己的,都会带来浮躁。
凡是深刻的东西,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会让人沉静。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