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一个上进的年轻人最快的方式,就是以意志力的名义鼓励他强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作者 李小墨。36氪经授权转载。
我一直为自己的意志力感到骄傲。
读书的时候,我的800米总能跑进前三。可实际上我是班上最瘦弱、体能最差的女生,全靠意志力在硬扛,每次跑完心率飙升、脸色煞白,感觉快要死掉一样。
这种靠意志力强撑的机制被我带到了学习和工作里,即便很疲惫了,我也要坚持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半路停下工作去休息,我会觉得很浪费时间,甚至产生罪恶感。
也许是因为从小的教育里经常包裹着“咬牙坚持是一种美德”、“咬牙坚持是一件正确的事”这样的价值观,虽然我很辛苦、很低效,可是在18岁到28岁,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我竟然都没有觉得这种工作方式有什么问题。
直到最近读到一本专门讲精力管理的书,我仿佛被当头棒喝:以意志力的名义强撑,是低效忙碌,是不懂精力管理,没什么可骄傲的。
这本颠覆我认知的书是《精力管理手册》。我终于意识到:再野心勃勃的行动计划,再完美的日程表,在精力不济这件事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
你把日程表排满了有什么用?如果不懂得精力管理,你很快就感到疲惫,面对复杂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任由时间耗光却毫无进展,最后你什么都做不完。
比才华配不上野心更糟糕的是,才华配得上,可是精力跟不上。
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摧毁一个上进的年轻人最快的方式,就是以意志力的名义鼓励他强撑。
因为强撑一时爽,一直强撑医院躺。
作者张萌高效到什么程度呢?她每天四点起床,然后精力充沛、游刃有余、状态始终在线地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写作、直播、管理公司、给学生上课、录电视节目、上美术课、上拳击课等等。
这是天赋吗?不是。
她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她曾经焦头烂额,力不从心,把自己搞进医院。她能做到现在这样,是因为她痛定思痛,通过大量阅读、请教他人、亲身尝试、调整和优化等方式摸索出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精力管理方法。
她帮我们意识到一件事:保持精力充沛不是天赋,而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能力呢?今天我想系统地说一下这件事。
01、时间管理、效率管理、精力管理根本不是一回事

在讲精力管理之前,你必须先明白精力管理是什么。
很多人总是把时间管理、效率管理和精力管理这三件事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根本不是一回事。
《精力管理手册》的作者张萌,把这三者的区别讲得很清楚。
时间管理能力的本质是:扮演好多重角色的能力,是一种多线程工作的能力。
我们常常需要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不同的角色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我们需要时间管理是因为我们每天只有24个小时,不同角色是竞争关系,都在抢夺有限的时间资源。
比如兼顾工作和家庭,其实就是兼顾公司员工和家庭成员这两个角色。
除了输出能量的角色,我们还要兼顾能量输入的角色,比如扮演一个学生,去获得能力,提升自己。
时间管理要求你把时间平衡地分配给你需要扮演的不同角色。所谓擅长时间管理的人,就是可以扮演好多重角色的人。
效率管理则是提升单位时间内你做事情的数量和质量。
别人做一件事的时间,他可以完成三件事,同样做一件事,别人只是达标,他可以获得三倍成果。
效率管理要求又快又好,你需要克服拖延,需要具备专注力,能快速进入最佳状态,你需要提升能力、找到更聪明更高效的工作方法,以获得更强的执行力。
而精力管理是更底层的能力,为前两者提供能量,是前两者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但每个人每天都是24个小时,有的人一样的时间可以做十倍于我们的工作。所以时间不够用,本质是效率不够高。
效率不够,有时候是因为能力不够,有时候是精力不够,导致状态不佳。但无论是能力养成,还是工作状态保持,都需要精力支撑。
精力管理有四要素:体力、情绪、思维和意志力
精力低谷就是这四个要素的衰竭和崩盘:
体力不足,容易疲劳,总是犯困。
烦躁易怒,焦虑沮丧,负面情绪很容易被勾起来;
思维迟钝,灵感枯竭,脑子里一团浆糊,产生不了什么好想法。可是偏偏多思多虑,注意力无法集中,很难进入状态;
意志颓丧,缺乏耐力,缺乏内在驱动力,特别是面对复杂工作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深入思考,很容易放弃。
我们所说的精力管理,其实就是有意识地对这四个要素进行管理。
02、糟糕的精力管理者和出色的精力管理者,区别在哪里?

精力管理,就是有意识地对体力、情绪、思维和意志力进行管理。那么糟糕的精力管理者和出色的经历管理者,区别在哪里呢?
身体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我们首先来讲对体力的管理。
体力管理包括饮食、睡眠、运动。
看了《精力管理手册》这本书,我才知道,我此前的认知有多么简陋和浅薄。
精力首先是吃出来、喝出来的。
饮食和精力管理的关系,我之前的理解就是:吃饱了才有精力,比如要吃早餐。可是对吃什么并没有讲究。
现在才知道吃不同的东西,你进食后的精力状态完全不同。
有一个概念叫升糖指数(GI),我们几乎吃所有的食物,都需要先转化成葡萄糖,然后才能被身体吸收。但是不同的食物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是不同的,转化速度快,血糖指数就高。
以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为主食,比如馒头、米饭等含淀粉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甜食以及各种方便食品,葡萄糖会在饭后迅速上升又迅速下降,这会让我们没有精力。
还有一件被我一直忽视的事情是喝水,我总是等口渴了再喝水。我现在才知道水循环是我们身体运作的基础,缺水会拖垮我们的精力。
千万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处于缺水2%的状态。而且要喝一定要喝质量好的水,不能用高糖的饮料代替。
其次精力是睡出来的。
千万不要企图牺牲睡眠来完成更多的事情,因为因为夜间缺失的睡眠白天是补不回来的,而睡眠剥夺会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精力系统的崩溃。这种牺牲睡眠来做事的机制是难以为继的。
第三,精力是运动出来的。
我第一次从精力管理的角度看运动,是从一个形象管理领域的朋友,发的朋友圈状态。她说:“以前我也觉得运动是为了减肥,保持身材。但我一天工作16个小时全年几乎无休的时候才发现,运动帮我最大程度保持精力和身体活力”
我曾经也是在脑子里把运动和减肥划等号。社会对女生主要是以瘦、体重轻为美的,而我刚好是天生的瘦子,就算是孕晚期我的体重巅峰也只有96斤,而且身体也没怎么毛病,很少生病,所以我一直以为我是不需要运动的,运动意愿很弱。
同时,我觉得运动就是去流汗,去卖力气,是消耗精力,运动之后会很累,会更没有精力做重要的事情。
《精力管理手册》颠覆了我的认知。
这本书的作者张萌,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可是她却给自己定了一条铁律:运动大于工作。
什么意思?就是她把运动的优先级放在所有工作之前,再忙也要去运动。为什么?因为坚持运动,才能获得她超负荷工作的体能。
她是效法那些企业家,她观察那些时间比金子还值钱的企业家,照理说,忙碌等级是几倍,十几倍,几十倍于普通人,可是他们却每天运动。他们这么做并不是有钱有闲、闲的没事干,也不只是为了维持身体健康,而是获得足够支撑超负荷工作的体能。
所以张萌说:“运动不是能量输出,而是能量输入。”
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表面上看运动是在输出能量,消耗精力,但实际上运动是一种能量投资,就像做一项一本万利的生意,你刚开始是需要投入成本的,然后才会钱生钱,获得丰厚回报。
运动对精力的作用也是如此,你刚开始是需要投入能量的,你付出一部分能量,过段时间你的体能会越来越好,相当于把那些能量连本带利地拿回来了。
张萌是个女生,可是她为了提高体能,让自己续航更长时间,坚持练泰拳。这是第一次有作者让我觉得她的生活方式很酷。

精力管理的第二部分是:情绪管理。
从精力管理角度管理情绪,我很吃惊。在我原来的认知里:管理和控制情绪是为了人际和谐,说白了是让别人先舒服,然后获得人际支持。我没有想过情绪和精力是相关的。
但《精力管理手册》却告诉我们:“保持情绪平稳,对我们的精力管理非常重要,不能太亢奋、太难过或太生气,情绪大幅波动会让自己的精力消耗得非常快。”
仔细想一下确实如此,我每次发脾气或者闹情绪,陷入极端情绪难以自拔的时候,我就无法投入工作,导致效率低下。而极端情绪之后,特别是大哭、暴怒、亢奋之后,感觉身体想被掏空了一样,人很疲惫。
如果拿手机做比喻,极端情绪就是那个最耗电的应用。我们要把有限的经历分配给最重要的事,必须避免极端情绪对精力的浪费。
精力管理的第三部分是思维管理。
英国一家实验机构统计,一个人一天会产生6万个想法。但我们脑子里想法很多很乱的时候,其实也是非常消耗精力的。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来避免思维对精力的浪费:养成整理想

企鹅电竞:6ZIZ ;企鹅号:闫亚鹏 ;微信公众号:1.天游玩 2.Nana电影;百家号:6ZIZ

THE EN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