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你命运却看不见的“底色”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少加点班”(ID:lishaojia2015),作者李少加,。
很多人很拼,上班用心,下班充电,保持前沿视野,根据社会趋势长远规划,主动调整职业。
这类人通常是典型的职场白骨精,理智、思辨,有大局观、有行动力。
按常理来说,这个群体虽暂时称不上人生赢家,但起码多数“混的还不错”吧?
现实常常是一部反讽剧,不少这类人,尤其是80后90后,境况颓唐,前景茫茫:

一把年纪,没房没车未婚娶;
收入既赶不上房价涨幅,也赶不上变老的步伐;
大学同学中最没想法的人做了公务员后都安居乐业了;
小时候玩伴,大学没读,出来创业早有小成;
……

这到底是怎么了?
如果你不幸属于这一类人,你会怎么看待自己?
有一类心理问题特别容易出现在这类靠谱的人身上——自我谴责、自我否定。
诚如上述情况,全力以赴却以“失败”告终,似乎除了“承认是个失败者”之外,别无选择。
那么,现实真的是这样么?

一、大众对成功的认知符合真实么?

我有个前创业合作伙伴,他的经历特别有意思,一共创业三次,情况分别是:
项目1:单干,负债,传统行业
项目2:有团队,无负债,互联网热门行业
项目3:有团队合伙人,有启动资金,有资源优势,新兴朝阳行业,谋划已久
总之,这位朋友最后创业成功,虽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我熟悉的朋友中唯一年收入8位数的人。
大家把重心放在他这三次的创业经历上。
你是不是觉得,他每次失败后越挫越勇,吸取经验,一次比一次创造更好的条件,最后终于成功?
我曾跟他说,如果以后要帮他写自传,就会这么写。
但这不是事实,他经历的真实顺序是反过来(即项目3先发生,屡次失败,最后做项目1时完全是不抱希望的孤注一掷)。
用他的话来说“瞎猫碰上死耗子,就这么不知所以的成了”。
你怎么看?是不是觉得“这不现实,不合常情”?
事实恰好相反,我们知道到的绝大多数“合情合理的成功”才是反现实的。
有问题的不是现实,而是我们对现实,更具体的说,是对“成功”的“基础假设”。
什么是“基础假设”?
咱在上期专题“自毁简史”也间接提到了这个概念,即“认识论信念”的错误是摧毁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认识论信念指的是我们对“知识”的观念,比如,知识是简单事实的罗列还是复杂交织;是可以背诵的,还是需要内化、与外界互动才能掌握的等等。
你或许也意识到了,既然对知识的“信念”能对学习造成这么大影响,那么,我们做其他任何事是否同样会受到自身意识不到的“信念”左右?
是的,这些各种各样的信念就像空气、万有引力一样,我们意识不到,但影响极大,这些外部信念,我统称为“基础假设”。

比如,过马路时,不远处有几辆汽车(能将人撞飞)正朝这边驶来,但你还是毫不犹豫、闲庭信步的朝马路对面走去,因为——绿灯亮了。
是什么赋予了你过马路时视死如归的勇气?背后正是对“交通秩序”的基础假设——司机会遵守交通规则。
又比如,你走在路上,被某物绊了一跤。回头一看,绊你的是一棵树根,你会一笑而过;但如果绊你的是一个熊孩子,你可能会勃然大怒。
为什么你的反应会如此截然不同?原因是你对人类的基础假设——人类做任何事都有动机,让你生气的不是孩子绊你,而是他绊你的动机(故意)让你很生气。
可见,基础假设正是我们对任何事物的“默认信念”,它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保护我们免受世界不确定性的恐惧与困扰。
但通常,我们难以察觉它的存在——除非,当它跟真实世界出现较大偏差的时候,这总会导致意外,有时候甚至是灾难。
比如,“司机会遵守交通规则”的基础假设,有时就会出错——偶尔有些把油门当刹车的女司机,或者一些忘了吃药就开车上路的精神病。
可见,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基础假设都是一把双刃剑,就像红绿灯路口的交通事故一样,如果我们的基础假设偏离现实,通常会让我们受伤于无形。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我们对“成功”默认的基础假设:
成功 = 能力+努力+逆商。
用一句老话概括即——皇天不负有心人。
文章开头描述的我这位朋友创业成功,你会认为他的经历顺序是1、2、3,因为这符合我们对成功的“基础假设”。
但他真实的“成功路线图”却是3、2、1,这说明什么?
跟上述交通意外一样:我们对“成功”的基础假设错的离谱。
那么,我们对成功的基础假设偏离现实会导致什么恶果?最贴合现实的成功的基础假设是什么?

二、一个由运气主导的世界

我们看一个历史人物的真实经历。
1834年,一个叫约·奥·祖特尔的欧洲破产者为逃避法庭指控匆匆逃亡美国。
祖特尔勤奋好学、富有洞察力、极具冒险精神(正像文章开头谈到的这类人)。他在纽约上岸后做各类营生,赚了笔钱购置了田产家业。
两年后,祖特尔观察到总有各类人前往西部,一片可自由开垦却又充满危险的富饶土地。
一番研究后,祖特尔果断变卖家产,组织探险队去到西部一个荒凉的渔村,他找到管辖渔村的总督,自告奋勇要在此建立新城镇。总督不看好这片混乱无序的地区,便爽快答应了——这个渔村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旧金山”。
祖特尔组织人力在此垦荒建农庄、港口,种植农业、对外贸易,新城镇很快就兴旺起来,作为旧金山的主人,他不出几年就处于事业高峰。
这个成就已经超越绝大多数普通人了,但对祖特尔,这才只是起点。
1848年一天,他的木匠很激动告诉他,发现了金子。
经祖特尔确认,有大片土地埋藏了大量金子,埋得很浅,实属罕见,重点是——这块土地是他的私人财产,这意味着,他突然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
后来你们猜怎么着?
他成为了世界最贫困可怜的人。
黄金消息很快泄露,他手下人完全失控,纷纷去农庄疯淘金沙,很快,外来狂热的掘金者纷纷占领了这片土地,在祖特尔的城镇践踏农庄,占领房舍、物资。
旧金山属于祖特尔,有政府盖了公章确认的,但这完全阻挡不了全世界的冒险家们像蝗虫一样涌入,他在暴力威胁下只得退出。
一般人到了这种境地只能认命。但祖特尔没有。
在合众国接管这片土地,遏制了“无政府状态”后,祖特尔向联邦政府提出诉讼,起诉所有当地一万七千多名农场主(他们是早期的非法淘金者)应归还整个旧金山市给他,包括两亿多美元的赔款,那时的两亿美元相当于现在几百家上市公司总市值。
为了打这场官司,他将儿子送进法律学校,四年多跑遍所有政府机构。
结果你猜怎么着?
当时廉正的政府最后竟判决——祖特尔赢了——他成为世界最富有的人。
一个美满的结局。
不。
判决出来后,旧金山成千上万的人冲进法院计划杀掉法官,祖特尔的家产也被全部洗劫,几个儿子均被杀害。
后来,祖特尔再也没有站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其后二十五年,一个衣衫破旧的痴呆老头,一个拥有世界史上最大财富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乞丐,拿着一份申辩书,天天徘徊在华盛顿国会大厦申诉,并最终死在台阶上。
祖特尔的事迹被传记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记录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
你从这位“被法律承认”的世界首富身上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世界的真实,也看到了我们对成功的“基础假设”离真实有多远。
在我看来,“能力+努力+逆商”确实也是成功的基础假设之一,但它们充其量只占15%,更贴近现实的基础假设,即后面的85%,是不受我们把控的因素——“运气”。
或许你会说还有“关系”,但“关系”主要属于“家庭出生因素”,也归入运气要素。
人类是一种比起面包更喜爱故事的物种。
如果成功人士按真实情况写“创业传奇”,那必然会有很多“恰巧……恰巧……”的句式,这叫哪门子传奇,根本就是福利彩票中奖得主记录嘛。
唯有剔除掉许多的“恰巧”,再添上奋斗、远见、果敢、逆袭等戏剧性要素,成功者们的经历才富有英雄传奇色彩,老百姓们这才喜闻乐见,并加油甜醋进行广泛传播。
这就是为何“运气”这个最重要的权重,在成功的“基础假设”中很容易被人为的处理掉,无论讲故事的人或听故事的人都嫌弃它。
因此,如果你恰巧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类人,全力以赴却少了一点运气。那么今天起,你可以释怀了。
我们需要调整下自己对成功的“基础假设”: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运气,“努力、能力、坚韧”仅仅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我前面谈到的我朋友、以及祖特尔的故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同理,我们熟悉的一切,上至王侯将相、企业明星,下至你那有房有车的领导同事、亲戚邻居,他们成功最大的因素都是运气。
Google创始人佩奇和布林说他们的成功主要是运气,这并非谦虚,而是一句大实话。
我想这个世界越是见识卓越的人,在其“成功”的“基础假设”中,运气占的比重也越大。

越匹配现实的“基础假设”越能让我们平和的看待得失,反倒更有机会获得个人意义的成功。
本专题虽然谈的是“基础假设”,但我在“基础假设”的一个非

文章作者: 6z | Intz  
THE EN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