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近十年后,音频行业在2019年看似迎来了收割季。
近期,懒人听书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二十亿元;荔枝(原名为荔枝FM)被传在今年内完成赴美上市;喜马拉雅被传明年上市,IPO金额为5亿美元-10亿美元……
但实际上,从2015年至今,喜马拉雅被上市的次数已经太多了,最后都是以“尚未有明确上市计划”而收尾。只不过今年喜马拉雅的动作颇多,今年5月,喜马拉雅的12名董事退出股东行列,仅剩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一人,这被市场看作为IPO搭建VIE架构。
音频行业真的站上舞台中央了吗?恐怕未必如此,和视频行业一样,音频行业也面临着版权价格高企、变现难的困境,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内音频市场尚未跑出一个上市公司,音频生意怕是没有想象的好做。
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到音频经济变现时对36氪说道,“这并不是一个好做的生意,产业链太长,赚钱的周期太长,过于依赖上下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变现。”
转型求生存
从PC到移动,从传统广播到移动音频,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音频行业并没有错失过什么机会,反倒是迅速完成了传统电台的互联网化,抢占移动音频市场、汇聚海量资源。
2017年6月,在高晓松的付费节目《矮大紧指北》首次出现在蜻蜓FM时,一个月内便创造了付费用户超过10万的可观数据。在这背后,是以蜻蜓FM为代表的以网络FM起家的音频平台发展方向的转变——向内容付费进军。数月之后,高晓松的另一档音频节目《晓年鉴》上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蜻蜓FM在内容上竖起围栏。
将时间再向前拨一年,2016年6月,喜马拉雅FM开始进军付费订阅,首档节目是马东与奇葩说团队带来的《好好说话》。在这一年,罗辑思维推出得到App、知乎推出知乎live和值乎,在知识付费的风口下,音频行业也迈了一步进来。2016年,也被音频行业人士称为“有声阅读付费元年”。
包含知识付费、有声书在内的内容付费与广告、粉丝经济、智能硬件、版权分发等共同构成了喜马拉雅、蜻蜓FM现今的营收模型。
从FM起家的音频电台正在向综合性的音频平台转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去FM化”。而另一方面,随着用户习惯和市场需求变化,最初只是单一听书工具的懒人听书,也转型到现在集内容生产、主播培养、广告、内容授权于一身的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在对头部IP、主播的内容争夺中,主打PGC内容的蜻蜓FM和主打UGC的喜马拉雅,如今也都朝着PUGC的发展方向转变。
但困扰视频平台的内容版权也困扰着音频平台。
在多年的发展中,不论是蜻蜓FM、喜马拉雅还是懒人听书都已经与阅文平台、纵横文学、中信出版社等机构达成了相关的内容合作协议。虽然是一拍即合的关系,但仍旧是版权方的话语权较高。一位音频平台的业内人士在谈起这一点是也毫不回避,现在看来,音频平台处于弱势地位,打包销售还是分成合作,版权方要根据音频平台的流量做决定。
且音频平台纷纷尝试的有声书也是跟着线下爆款走,除了《原则》、《人类简史》等爆款书,其他内容想要激起水花的难度很高。
在扶持主播方面,独家主播也成为音频平台的抢夺重点,但这意味着较高的成本。2018年1月,喜马拉雅发布“万人十亿新声计划”,宣布未来一年拿出3个10亿扶持音频内容创业者。2018年11月,蜻蜓FM宣布将在3年内投入10亿扶持资金,打造包括生态开放、资金扶持、版权支持、主播职业化为内容的主播孵化体系。
在行业发展中,也有通过转变运营方式求生存的,如荔枝。2018年1月,荔枝宣布品牌升级,由“荔枝FM”改为“荔枝”,荔枝去FM的背景是,已经转型到语音直播,目前荔枝的内容以UGC为主。根据此荔枝公布的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用户曾参与过主播及节目的打赏,荔枝语音直播功能带来的月收入约为1亿,已实现规模化盈利。
不过语音直播内容的难以把控让荔枝看起来更像是“戴着镣铐跳舞”,前不久在网信办的网络音频乱象整治行动中,荔枝遭遇下架。
音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像视频行业,同时,也更像音乐流媒体行业,在内容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寻求多元化的营收来源。
大厂入局,未来在哪?
好就好在,用户经过视频行业、音乐流媒体行业的洗礼,付费意识在逐渐提高。爱奇艺的付费会员规模在今年6月22日凌晨5点13分正式迈进1亿大关,腾讯音乐的在线音乐付费用户在今年第二季度也创新高达3100万。
一个付费时代正在全速到来。作为主力军的视频网站引领潮流后,音频平台继续享受着红利并接棒。根据喜马拉雅方面的数据,自2018年4月VIP会员服务正式上线到2019年5月,付费会员数目前为400万,付费用户月ARPU约58元。
在iiMedia Research的《2017-2018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研究报告》中显示,42.3%的受访用户表示未来有对平台内容付费的打算,23.2%的用户表示不确定,34.5%的用户表示没有付费的打算。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对于优质内容需求日渐提升,同时内容付费观念也得到进一步普及,在线音频平台应加强优质内容输出,争夺平台内容付费市场。
从整个移动音频市场来看,它们更多的是满足用户的碎片化学习需求、陪伴需求,抓住的是那些有“闲置时间”的人。喜马拉雅和懒人听书的员工都对36氪表示,根据他们对用户的调研情况统计,用户基本上是在睡前、上下班路上、跑步运动时用音频进行陪伴。
这种内容的消费方式被大厂们青睐。在蜻蜓FM过去几年获得投资的队伍中,有小米、百度的身影,在喜马拉雅过去几年获得投资的队伍中同样有小米的身影,不过还多了京东、腾讯等大厂。
小米、京东、腾讯、百度等公司正在发展其智能音响产品来抢占未来智能家居的入口,而音频平台则是有力的内容补充。除此之外,车载等场景也需要音频的内容支持。
B站在此前还收购了猫耳FM,将业务范围扩展到音频、动漫制作、虚拟偶像、文学、手游、衍生品、动漫社区等ACG全产业链,更加牢固和把控二次元市场。
背后的逻辑是,想让自己的内容进行全场景的渗透,抓住用户的每一个感官。
不过,即便有巨头青睐,但音频经济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不好做的生意,从上游的内容获取、到下游的内容分发,复杂的产业链条也考验着各个音频平台的经营能力。
在当下,各家也还处于抢占市场阶段。根据易观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3月7日,目前在移动音频市场,喜马拉雅的月活数据排在第一,蜻蜓FM、荔枝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各家在市场份额抢夺上打的火热,综艺冠名、品牌联名、节日营销,喜马拉雅和蜻蜓FM都从未缺席。
懒人听书的一位员工在谈到为什么懒人听书已经实现盈利时表示,较少的营销支出是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除了音频行业内的竞争外,网易云音乐、酷我等音乐平台也开始参与到音频领域的竞争,阅文也推出了自己的有声书品牌“阅文听书”。
不同于以播客为主的国外音频生态,国内的声音经济拓展了播客行业的外延,发展出以音频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且正在向整个音频领域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