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天12时06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成功以“一箭七星”方式实施首次海上发射,将七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空白。
36氪获悉,商业航天测控与数传接收服务初创公司「航天驭星」承担了此次发射的测控任务。航天驭星调动了国内外6个卫星测控站为火箭及其中4颗卫星入轨提供测控服务,其官方称这是国内民营商业卫星测控公司首次完整执行火箭测控、卫星入轨测控及境外测控任务。
航天驭星成立于2016年10月,目前,已经实现了主要测控软、硬件自主化,具有6个测控站、1个卫星测控指挥中心;是一个能够提供包括火箭测控、卫星测运控、卫星碰撞预警等服务在内的卫星在轨综合管理服务商。
卫星测控系统是指对在轨运行的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的大型管理系统,通过地面测控站、海上测量船、中继卫星等方式实现卫星在轨运行管理。测运控是卫星运营商的刚需,只有通过测运控系统追踪卫星的位置,接收卫星下行信号,确定卫星工作状态,向卫星上注指令数据等等,才能最终保证卫星运营良好能够产生实际价值。
在传统的测控市场里,卫星测控资源很少,严重依赖军方,且测控价格昂贵。在军队退出有偿卫星测控服务的大背景之下,今后商业航天测控需要完全依托商业航天测控资源。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 ,我国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也将大幅增长,据未来宇航研究院的数据,到2025年前我国将发射约3100颗商业卫星,卫星测控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00亿人民币。同时,卫星星座系统部署增多,也将使得星座协同工作模式成为常规工作状态,测控系统也将更加重要。
“我们民营测控公司的出现是为了降低卫星测控的成本”赵磊告诉36氪,“就如火箭公司的出现是为了降低卫星发射的成本一样,我们的解决方案也是卫星公司的刚需。”低价同样也是卫星测控公司打开市场的重要因素。
在降低测控成本,为客户提供低价服务方面,航天驭星的优势在于自主研发了测控基带、高速数传基带等关键硬件设备,以及基于云的分布式测控软件系统,这些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帮助其建立了低成本的卫星测控系统。
但同时,卫星测控系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卫星立项设计开始到卫星上天运转直至停止服役都需要测控系统的参与,仅靠技术的突破也难以提升整体质量,服务经验也是卫星运营公司选择测控公司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前,航天驭星服务过的用户有九天微星、国电高科等商业航天创业企业,以及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航天一院、航天五院、武汉大学、电子科技集团等大单位;已服务的卫星频段段覆盖了U、V、S、X四个频段,包括3U立方体卫星已经百公斤级的遥感、通信等业务卫星;2019年已签订的后续任务超过10颗卫星,预计全年服务卫星超过30颗。
在商业模式上,航天驭星计划打造两个平台,第一步建设卫星在轨综合服务平台,为火箭制造商和卫星运营商客户提供测控硬件、软件、测控服务等服务;第二步将业务延伸到卫星数据服务上,建立一个卫星数据服务平台提供数据交易、数据分发以及卫星系统设计支持等服务。
除了传统的卫星测控业务,赵磊告诉36氪,航卫星在轨运行的全部状态,其记录的卫星数据还能为商业航天保险理赔提供参考依据,“测控数据真实可见,通过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真正来源。”这也将是航天驭星会持续涉及的新业务方向之一。
目前,航天驭星已经采取自建与签约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了6个覆盖全国的地面站,接下来计划花费2-3年的时间建设覆盖全球的商业卫星测控网络,并且开始着力建设他们的卫星数据服务平台。
团队方面,目前航天驭星共有31名成员,创始人赵磊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曾在航天五院工作十余年;团队技术研发人员比例在七成左右,核心成员来自航天五院、测通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泰安卫星发射中心,其中有8人获得过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据悉,航天驭星曾于2018年末完成了数千万的Pre -A轮融资。